林新看到了闵老头的眼神,也不在意。
他提笔将卷子上的一些之前没写答案的空白写上答案。当然,只限答案比较简略的,至于答案复杂要写老长的就算了。
林新边上,楚汉也在看林新的试卷,他对待学习一向认真。这时工工整整的把答案抄写到他自己卷子上,方便之后听课。
讲台上,闵老头问道:“听说今天来了一个转学生?”
今天一大早在教师办公室,同事们就在八卦两个转学生的事,听说三班的这个又是救助会送来的,想必和那个林新一路货色,而且听说成绩奇差,那就更加无可挽救了。
所有学生下意识看向秦汉,闵老头顺着指引,看了看坐在一起的楚汉和林新:“哼!还真是物以类聚啊……好了,话不多说。讲卷子。”
随着闵老头的讲课,楚汉很快发现,他听得很吃力,当然,这种情况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很常见,并不能让他感到气馁,国语这一科已经是他比较听得懂的了。
楚汉的认真表现,很快吸引了闵老头的注意力。
看到楚汉认真的听讲,认真的做笔记,那专注的眼神,真的能让人心底一软。闵老头顿时觉得,莫非老夫误会了这个孩子?
这孩子看着五大三粗的,还是来自福利院那种地方,但其实是个好孩子?
闵老头很快讲到了文言文部分,“这次考的这篇《劝学》很经典,这里也说点题外话。荀子主张人性本恶,需要被循循教导,才能成材,于是写了这篇《劝学》,希望广大学子能听从教化,学习向善。”
闵老头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楚汉身边,都大半节课了,始终认真如一,足以让他确认这是个难得的好孩子了。
“这位新来的同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啊。虽然出身于福利院,在别的福利院孩子都在玩闹的时候,他有无数个理由跟着堕落。但他没有,他想必依旧在潜心向学,才能得以获得资助与推荐,走出福利院,来到这里。”
林新无聊的打个哈欠,又来了,这展开……以前在福利院上课的时候也这样。那时候经常有志愿者来义务代课,每个代课的志愿者一看到楚汉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都像是看到了砂石中的珍珠,直到,他们了解了楚汉的坑货本质。
嗯,林新也是多次被气的肝疼才大彻大悟,从此只想摆脱这坑货。
“呃,我……”楚汉听得脸上羞燥,想解释却不知道怎么说,只能闷闷低头。
闵老头开始向楚汉问《劝学》中的名句赏析题,第一题不会,闵老头还轻声安慰,第二题不会,闵老头果断换了个更简单的……第三题不会,再换……第四题……
答案是?什么来着?刚还记得的来着?楚汉不停挠着头,他也急,但越急脑子就越是一片空白,只能讷讷无言。
教室里的学生看着楚汉拙劣的表现,偷偷闷笑。
闵老头的眼神不对了,指着楚汉,“你认真听讲的样子是装的吧?很好玩是吗?表面上一套,暗地里却是在听歌?盲打聊天?玩游戏?你们年轻人的小花样,别看我老,一样一清二楚!”
教室里的学生们也跟着哄笑起来,都以为这新来的转学生在私底下玩手机,表面伪装认真听讲,结果伪装过头,反而导致被闵老头注意到,这展开无疑让他们幸灾乐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