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国王宫的天音殿内,王上李胤与丞相李魁,太宰乔大财,忠义公李琰,上柱国单熊涛,廷尉司徒枫,已经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的王富贵,公子李彧,公子李橞,公子李睿,公子李符以及没什么职务的单钺,一起在讨论屿国借道东安国攻打宸国之事。

单钺没有任何官职在身,又非权利中枢的人物,之所以能来到天音殿,是王上传的口谕,意思是他在调查杜月衫之死时立下功劳,又是忠诚良将之后,可堪重用,特赐其与宸国公子们一起来讨论学习。

单钺的爹,也就是上柱国单熊涛喜忧参半,喜的是单钺小小年纪就被王上看中,说明王上信任单家,未来单家的前途后继有人。

忧的是伴君如伴虎,单钺毕竟太年轻,自己现在一大把岁数在王上面前还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他一个毛头小子若是一步走错,这辈子的前途毁了不说,还会连累整个家族。所以这次来天音殿,单熊涛反复叮嘱单钺只能听不能说。

宸国王宫的天音殿其实是宸国公子们每天上课的地方,李胤之所以把地点选在这里。

一则是君臣之间更显亲密。君王不再高高在上,来到此处大家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论君臣,各抒己见。

二则是在这国家遇到危机的时刻,让这四位公子参与其中,好好思考,期望他们众志成城的抵御外敌,也是考教他们心性智慧的难得机会。

李胤其实很遗憾李焕没能来参加,毕竟他对李焕也是寄予厚望的。

不过他今天仍是很高兴,因为他接到了李焕给他报平安的飞剑传讯,作为一个父亲这已经足够了。

对于即将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宸国,何愁没有他历练的机会?

“本来我还想要左右斡旋一下,为咱们的改革争取点时间,但现在种种情况看来,这一战是避免不了的了。”

李胤首先开口,又对着自己的四个儿子教育道:

“这世间万事,从来都不是你准备好了他才来,往往都是你最不希望他来的时候他便来了,那么怎么办?”

李胤的眼睛扫过四个儿子继续说道: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咱们宸国的好男儿,从来都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而且咱们还要想办法把这危机转变成机会。”

李胤见四位公子若有所思,便对李琰说道:

“李琰,你来为大家说说目前的情况,咱们一起研究一下对敌的策略。”

“据东安国的斥候来报,屿国的贾羿与东安国的国君初步达成了借道的意向,而此时屿国的衍祁君带着十万大军进入东安国边境未受任何阻拦。

也就是这个节骨眼上,身份极为特殊的东安国冷杉斋杜笙的小儿子杜月衫,在洛水城冷杉斋分号里离奇死亡。

东安国闻讯后,立即派出了使节来我宸国讨要说法,杜笙也暗中派了人前来查探。虽然我们做出了屿国派人谋杀的现场,但因为现在时局敏感,无论真凶是谁,我们也必会推给屿国。

更何况杜月衫最终是死在宸国的。所以东安国君和冷杉斋杜笙都不会相信咱们给他们的这个结果。

不过明眼人还是可以看的到的,咱们宸国是最不希望打仗的国家,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打死杜月衫呢?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当然,杜笙很有可能把找不到凶手的恶气撒到我们宸国身上。”李焕继续说道:

“就在昨天,斥候来报屿国公子衍祁君轻车简行已经快马赶到阜庭城,应该是直接订立盟约去了。至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应战。”

“为什么说杜月衫的死对局势影响很大?”

四公子里年龄最小的公子李符问道。

“因为东安国中有一半的势力都是冷杉斋杜笙培植的,杜月衫在宸国死亡的消息一出,直接导致了冷杉斋培植的各方势力与我国彻底的决裂。

本来我们还可以暗中游说其中的一些个大臣,让其劝谏君王。

但杜月衫一死,冷杉斋这边的势力若是还有人去劝谏,那就是忘本,以后谁还敢用这样的人?

不用杜笙说话,自有人去收拾他。

东安国本来的贵族势力也不会站出来劝谏王上,因为他们怕得罪了现在后宫中最受宠的杜姬,也就是杜笙的女儿,为自己的家族惹来麻烦。”

因为是年纪最小的李符问,所以李琰解释的很详细。

“那东安国竟没有忠义之士贤良之臣为君王陈述利弊吗?”

李符不解的追问:

“唇亡齿寒的道理我都知道!”

“其实对于东安国来说,这次也应该是一次机遇,看他怎么选择了。

固然如传统派说的那样有唇亡齿寒的威胁,也有屿国若是兵败后可能对东安国的不利隐患,甚至还有屿国会不会攻打宸国是幌子,最后直接拿下了阜庭城这样的担忧。

但同样也有屿国踏破宸国边境,东安国坐收渔利的机会。”

丞相李魁见李琰正在思考,便接着为李符解惑:

“一旦屿国攻破我们的防线,东安国一定会趁势占领宸国的边境城池,到时候屿国会带走掠夺的战利品,但土地他们带不走,只能就给东安国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