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负期望,一见挑战就兴奋的危无畏就像方程太阳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仅成功开店,而且而后用了二十五年时间的磨练,成了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铁佛方程集团的总裁。以四亿元股票资产,位列铁佛市十大富豪榜第九名,也是其中唯一一个不是老板的打工皇帝。
五月中旬选个人多的周末,方程太阳能省城销售店开业了。
请了佛城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请了已经升职为副科长的区工商局郝胜超,还有省城销售店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加上任厂长和木滨,在路人围观下,在店门前举行了简短的剪彩仪式。彩旗飘飘,数十个汽球升空,请来的市电视台和市报的记者,给留下了方程太阳能初期珍贵的影像。
铁佛市的科技产品太阳能热水机卖到了省城,木滨第一次上了本市的电视和报纸新闻,铁佛市的市民也在新闻上看到了方程太阳能的大头老板。只是省电视台有规定,企业开业不能做为新闻播发。木滨想借开业仪式在省城造一下方程太阳能的影响,就请郝胜超妻子电视台记者谭天笑想想办法,说花钱也要在省台把新闻发出来。
谭天笑心里暗笑木滨这个企业主,满脑子钱还以为钱是万能的,但还是找到新闻部常主任。常主任也为本市的企业去省城开店骄傲,开动脑筋想出了点子,同样的拍摄画面不同的文字解说,新闻性赫然体现:方程太阳能异地融智,工厂在铁佛市,利用省城专家人才集中的优势,异地设立太阳能科研信息中心。
新能源新思路,市台把片子报送给省台,省台顺利播发。至于方程太阳能在省城是销售、研发还是信息收集,也没有人真的去追究。不足二十秒的最后一条省卫视新闻,晚六点半首播夜里二十三点复播,隔日下午三播,不仅让方程太阳能有了知名度,也有了广告所不具有的可信度。
谭天笑月月拿着方程厂兼职工资,就想把这个事件做足。又请铁佛日报的笔杆子添油加醋做文章,《方程太阳能异地融智谋发展》的豆腐块儿,又见诸省委党报和省晚报。
为感谢新闻部常主任,木滨派人买了贵重的海鲜产品送去常主任家里。常主任没有在家,就打电话给丈夫,不让送东西的人进门。又打电话给木滨,说我给你发新闻你给我送东西,这不成了交易了,你当我什么人了?
及至后来,CCTV和全国性报媒的采访木滨都应接不暇,但第一次上新闻却是终身难忘。不是终身难忘自己和方程太阳能露了脸儿,而是在企业很小还没有名声的初期,常主任瞧得上并用自己的智慧帮上了忙,这一帮也为方程太阳能在省城打开市场做了铺垫。
海鲜产品没送出去,木滨自觉欠了人情。二十多年后,木滨还是回报了常主任。利用自己和市高官的关系,帮常主任在最后也是最紧张的关口晋升职位,最终以台长正县级别光荣退休,尽管那一次木滨是违心的。
任厂长表姐因为回工厂上班没做销售店,就把木滨送去的铁佛彩电送到了店里。木滨说给我们找、找地方给我们装修店面是、是有劳动付出的,让小危把彩电送回去。表姐不收,木滨打电话说姐啊你、你不收让我寝食难、难安。最后小危又送了两次才让表姐收下。
方程太阳能省城销售店店长危无畏每天吃住在店里。招了一人在店里接待顾客,自己每天从早到晚骑自行车大街小巷转,发传单发太阳能科普资料。去商场买东西时、去菜市场买菜时也带着资料,逢人就发,逢人就讲太阳能健康洗浴新生活。小伙子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慢慢地也就拉下了脸。
危无畏卖出的第一台太阳能,是卖给了住在店附近的一位叫张一滨的老先生。老先生闲来无事到店里转,小危说一看您就是个有环保节能品位的人,你和我们老板名字里有一个同样的字你们是有缘分的,我给您一个最大优惠吧。老先生一高兴,小危就在省城开了张。
过了几天又卖出了第二台。当时客户还没有拿定主意说要回家问问,小危说噢家里是太太说话算数啊。小小地将了对方一军,顾客当场交了五百块钱定金。
木滨每天晚上一个电话,问寻当天的卖货和安装情况。半个月后,随着省卫视新闻和发放资料产生的效应,店里销售达到了日均一台。一开始小危还自己安装,安装量一大就招了两名安装工人。
一连几个月回不了铁佛市,女朋友只得坐客车从铁佛市来看他,女朋友来了不逛街不看电影不去景点儿,只有一个主题陪他发资料。小危只好讨好地逗女朋友开心,说我为方程献青春,不到三十不结婚,献完青春献子孙。结婚三年不要孩儿,方程永远是名牌儿。女朋友既羞又笑。
合计着省城和铁佛市的销售远远达不到两千台的数量,任厂长建议向全省招商。电视报纸正常广告费用太大做不起,就在电视下方打流动字幕,在晚报上做中缝广告:来自上海的发明,方程太阳能全省招商。
费用虽是便宜,但是有限的信息人们看不懂太阳能为何物,反馈了了。招不来商就多卖不了太阳能,木滨很犯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