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人之所力,非有理智之产物,而有感情之动,而成其事。或为恶事,或为善事,人之见解不同矣。

试问若可杀一人,而可救天下人,该作何为?

而天下之人,必为活其命,而扬言杀此人者,此为大众之愿。

而存善念者,抑或有此等之心,而不愿天下人之所为。或为自杀而死,或终生而念其善。(此等之人少,于生死存亡之关键,而导其大义之士,余千古而仰慕,亦怀之敬意也。)

故余言之曰:“善者之心,亦随事之渐变,而非事之根本!而常人所言善恶之事,无非世人所教授之理,或自以为而善而恶者,诚为良知也。”

故人之良知,难言也。有罪恶滔天者,临终亦有良善之言,劝世人勿为恶之意,或为后人所念,或为自我之一生全然悔过,可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意。

然此等人者,放下便能成佛,亦太可容易?好人难为,此为愚蠢之言也。

而之人所发善心,或见孩童幼稚之笑意,或为自我修养之品质。然遇事而为恶,试问此等之人乃为良知之人否?

我等皆人,皆为如此。为善亦为恶,遇事之变,便可为善为恶,与世之难言也。

故余言:“良知,乃人天性,亦为孟子之人性本善,亦为荀子之人性本恶。为人之难题,全在此也。”

愿今之无良之人,知其为人之真意,勿在未来之时光,而悔恨终生,为世而笑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