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社会不一样。大学是人生的上升期,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社会是个人能力差不多定型了,社交就重要起来。如果大学重新过一次,我会更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充实自己。告诉自己,你努力的样子真美。

每天都有意识的按照时辰规划来过日子,合适的时间吃适合自己的食物,合适的时间做适合自己的运动,身心灵都会很惬意舒适,基调都会是上扬的,其实说的这些,都是古人传承下来的,不过因为文化断层,所以很多本来是常识的东西,变成了少部分人用来敛财的方式

生下来要学习,学习之后有了知,了知完了有分别,分别完了有执着,执着之后有是非,有了是非观念还不知道。于是生活在是非中总渴望好的,拒绝坏的。只要有好的存在,就一定会同时看到坏的,所以总是不如意,当然不开心。

但你愿意听我说话。你知道我没那么难以接近,没别人所想的那样古怪。班主任把我们座位调在一起,我们都炒鸡开心。我高兴的时候你会和我一起讨论喜欢的事,然后因为某个笑话笑得根本停不下来,两个人像蛇精病一样在上课的时候憋着笑我郁闷的时候你会用好多梗逗我,虽然我知道那些都是老梗,可是还是会忍不住笑出来,把眼泪擦干然后继续正常的过日子。我们常傍晚在操场上散步,你会放你喜欢的歌,我也会放我的,一路总是不缺话题。

刚认识你的时候,你跟我聊了好多好多。我俩总是在下课时趴在教室外面的栏杆上,从我们关注的电子产品,社会新闻,聊到你苦逼单恋直男的心路历程,到我无处抒发的中二情节。我在班里是个奇葩,那些男生女生似乎都不喜欢我,我也并不是学霸,我在班级后面的座位被冷落在那里,总觉得每天都有逃课的冲动。

所以,在目标实现前,多巴胺和心理预期,让我对目标实现后的快乐有很高的期待,但目标真的达成时,真正体验到的快乐相对期待被大幅削弱,这种前后反差亦削弱了快乐情绪,我甚至在目标达成时感觉到一点沮丧。

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提升表现,但长期的、巨大的压力则会严重影响能力表现,很容易就陷入恶性循环,于我而言,答题不再是自我释放和享受,而是成了一种任务,一种必须,想答好每一道题,但脑子却像被堵住了一样。

一是拘泥于短期的得失,自大而又自卑。每发布一个回答,对点赞过分关注,若答案受欢迎,我洋洋自得,若不受欢迎,则陷入自我否定,而一直以来,我是将困难当成财富的啊,因为每一个困难之中都蕴含着真正的财富和成长,而现在我却有点畏之如虎!

二是以关注衡量个人能力,对他人又警惕又嫉妒!当我将能力与关注挂钩后,我对自己的能力判断,从自我的纵向比较,转变成与他人的横向比较。对于比我少的人,我充满警惕,对比我多的人则充满嫉妒,也为自己技不如人而羞耻!

但以前我不是这样的啊,我为知乎上每个朋友的高质量回答而喝彩,比我少的,我尽可能的帮助,比我多的,我希望他能走的更远!

人一旦失去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就会被外界因素左右心情,或自大或自卑,再难保持心中的那份清明和宁静!

我在深夜独处的时候,经常会反复的思考这个问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思考开始,便自我否定,继而觉得自己对别人而言是无所帮助的,一个无用的人。仿佛自己活着于别人而言就是一种累赘,料想我不曾出现过,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好事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