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敌人纷纷逃窜,崇祯稍微调整了一下炮口,对着江里的船只,开了一炮,一艘小船直接消失在了江里,卷起了一阵浪花,被击中的船只上的士兵,也被炸得七零落,瞬间染红了江面。
左梦庚此时在一艘船上,战战兢兢的嘀咕道:“父亲大人,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孩儿不被炮弹击中!”
轰,一发炮弹将左梦庚旁边的小船直接掀翻,炸烂的士兵的碎肉直接飞溅在左梦庚的船上,吓得左梦庚直打哆嗦。
这时,马士英骑马赶到崇祯身边,小声说道:“陛下,不好了,闯贼已经抵达九宫山,先头部队在郝摇旗的带领下,已经距离九江城不足一百里了!而且听说,九宫山出大事了!”
崇祯愣了片刻,一想到九宫山,立马反应过来,按照历史的走向,闯王应该陨落在九宫山,便也没有追击左梦庚的兴趣了,说道:“走,回九江城去!”
九江城,此时饱经战火的百姓们,早早自觉排在街头两边,都想一睹崇祯的圣颜,手里拿的是仅剩下来的食物。
“快看,陛下来了。”,不知道是谁扯着嗓子吼了一句,其他百姓纷纷跪地,大声喊道:“吾皇万岁万万岁,草民扣见吾皇!”,可是却并没有看见陛下,而是看见一只铁王在前面慢悠悠的在队伍前面行进着。
百姓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议论道:“陛下呢?该不会在这个王肚子里吧!”
崇祯此时,心情异常激动,以前在皇宫内院里,从没有见过大明底层的百姓,看着衣不遮体的百姓们,看着瘦骨嶙峋的孩子们,光着脚丫子,纯真地喊着:“吾皇万岁。”,崇祯鼻子一下子酸了,他知道,大明的百姓没有抛弃他,即使生活得如此艰难的情况下。
“大明的子民们,都平身吧!是朕对不住你们啊,是朕害得你们吃不饱饭,穿不暖啊!”,崇祯忍不住,从坦克里面翻了出来,一脸伤心的说道。
百姓们看着平时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流泪了,顿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皇帝。
突然一个士兵吼道:“赳赳大明,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其他百姓与士兵齐声吼道,气壮山河。
“听,是九江城方向传来的声音!”,正在向北逃窜的左军纷纷驻足,听着九江城传来的吼声,左良庚叹息道:“明军,看来是要觉醒了,不知道我们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了哦!”
而现在只有二十几岁的张煌言,也带着自己募集的不到一万乞丐兵,日夜不停地往九江赶来,虽说自己的兵马没有经过训练,连队列都排不好,可是将士的战意正浓,到九江应该能帮陛下分担一定的压力。
九江城外,张煌言的一万乞丐兵,缓缓赶来,看着一路的尸体与旗子,张煌言心里一惊,难道大战结束了?看着许许多多的尸体,张煌言以为崇祯战败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道:“陛下,恕臣来晚了,臣这就为陛下报仇!”
“全军听令,杀向九江城,为陛下报仇!“,张煌言毅然带着一万人马向九江城冲去。
“张将军你听,城中在吼什么?”,斥候说道。
“是赳赴大明,共赴国难!难道陛下没有死?将士们,随我与陛下汇合!”,张煌言使劲抽着马匹,发了疯似的往九江城跑去。
而距九江城西门不足一百里的地方,一支三千人的白杆兵也在缓缓赶来,原来远在四川的秦良玉女将,听闻左贼叛,完全不顾众人反对,毅然抽调了最精锐的三千白杆兵前往支援,自己则留在石柱,继续与张献忠周旋。
此时的九宫山,李自成为了勘察地形,率轻骑二十人登山探路,李自成突然停下脚步,说道:”朕的眼皮怎么跳个不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