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他也根本没想要换了姜记的包装和牌子,毕竟他开的就是杂货铺子,天南地北的东四都有卖,一年到头少不了要到处跑着进货,这次也就是来了这临安县进一些当地的东西,没想到竟然让他收获了鱼酱。

这鱼酱外头的竹罐十分合他的胃口,精致得很,他也没有那么必要去换,所以姜小雨说的他自然也是同意。

既然这点同意了,那接下来便是谈钱了,姜小雨也不知道京城的物价,不过肯定不会像在这临安县或者是平安镇那样的价格,毕竟京城可是天子脚下,有钱人多,物价自然也高。

但是她没有去过,也不好贸然开价,之前想的是在各地代销,比如卖出去一罐给多少分成之类的,但眼下想想这种法子对近处的好,相比之下京城的确有些太远了,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后若是每个地方都成了规模,这又不像现代那样钱可以通过打卡或者其他的方式支付,在这古代又不一样了,交通都算匮乏了,更何况这种先进的通信设备?

既不可能打钱,也不能每次跑去取,要不然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说不定每一天都会是在路上情节,这种生活偶尔一回两回是比较新鲜,要是久了的话还真是磨人的。

所以,还是觉得倒不如除了在这临安县以外,倒不如就将鱼酱直接卖给那些人收多少现钱,至于他们想着再要去赚多少钱那也就不再姜小雨的管控范围了。

毕竟这做生意都算是合作共赢的模式,只要她姜记的牌子能打响整个大周朝就成,人家在其中赚了多少她也不想管。

“周老板是爽快人自然也不会在我这种小姑娘身上赚些蝇头小利,眼下这价格你来订吧,我也不知道京城的物价是多少,不过有机会定然要去了解一番的…”

好这话也说得巧妙,先是吹捧了一番这周老板再让他订价,不过后面那一句姜小雨也表明了她的心思,虽然不知道京城的物价,但以后定然是要去了解的,若是眼下价格有出入,那自然…以后这生意就不太好说了。

做生意的,后面的不要说也是能听懂的,不过这话说得周老板非但不讨厌,还打了个哈哈,在心里敬佩姜小雨是爽快人。

“姜姑娘还真是风趣啊,这样吧,后面若是有其他的朋友想要买姜姑娘的鱼酱出了什么价我可不管,这会儿我也不瞒你,这鱼酱我出一百二十文一罐。”

京城富饶,像这样的东西好吃又新鲜,虽然一罐不算多,全挖出来差不多也就一餐菜的量,像在京城随便吃上一道菜莫说按两算,就是大几百文是有的,这鱼酱过去最起码两百多文是要卖的。

好家伙,这京城的物价果然不是他们这一个小小的镇和县城能比的,就比如房价,现代一个普通的县城和帝都的房价一平米相差的也不止一个档次,自然这鱼酱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百二十文一罐,十罐就是一两多,这一百罐就是十多两,虽然知道在这个价格后周老板还能赚一些,但是这个价格她觉得满意了。

想到这里,不禁又想到了自己的驱蚊水,能不能也趁着这两个月拿到京城去销一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