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有几个妇人走上前去瞧看了一番,见着那桶子里就是鱼酱,又看了看林婶子还是不太敢确定。

毕竟上回可是个小姑娘呢,今日怎么变了个人?

“你和上次卖鱼酱那个小姑娘可是一起的?”看着做的东西倒是上回差不多。

可没有吃到味道,谁也不知道一样不一样。

“对,她今日有事可能得过会儿才会来,你们是要买鱼酱吗,竹筒是二十文一罐,要是用碗装的话也是二十文一碗。”

这个价格自然是姜小雨定的,虽然竹筒的成本会贵一些,可这东西做得是长久的生意,眼下最主要是将姜记这个品牌给打出去,再者谁上街会专门拿一个碗来?

毕竟这可不像现代会有塑料的一次性小袋子,提着也方便,之前虽然姜小雨是想着要用油布做些这样的小袋子,但后来想想还是做成竹筒实在,这鱼酱买回去了,要是里头的东西吃完了到时候洗干净了还能拿来喝水呢。

就算是不喝水,也能做其他用,这不就能天天瞧见上头姜记两个大字了?

这就是深入人心的品牌效益,既然要做大,那她从开始就是先入人心,所以也不在乎眼前的这些成本。

再说了,有了这包装,市场也就潜移默化地扩大了,毕竟有句话说得多,一个客户的背后可能有一群客户的存在。

上次吃了她鱼酱的人,说不定觉着好吃也会想给亲戚朋友分享,但要是拿碗送上门自然也就不成样子,所以做了这个竹筒,也能拿着送人。

大家都吃得到的东西,那市场不就更大了?

今日特意带了个碗,不过那碗比竹筒倒是瞧着大些,但也没有大多少,估摸着买回去的份量也差不太多。

再加上这些妇人也住得不近,这会儿也是碰巧到这里溜一圈儿自然是没有带碗的,要是买碗装的去买个碗都是要二三文钱,所以倒还不如买个竹筒子,上面是用油布绷着的,封口处还系了一圈线,看着十分美观大方。

不过,这样紧紧地封着,谁知道里头的东西是不是好的,会不会少?

所以也就有妇人开口问了起来:“那这竹筒里面的东西不会少吧,要是坏了咋办啊?”

毕竟桶里头的大家实实在在看得到啊。

林婶子这还真就不知道了,不过姜小雨那丫头她知道是什么人,定然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来,但她只是替姜小雨卖,也不知道这要不要拆开给大家看看。

一时间也有些犯迷糊了,不过面上还是依然回答得肯定。

“怎么可能,这里面的份肯定足!”

光是这空口白话的,大家也不太信啊,所以有几个妇人又嚷嚷着要打开看看。

正当林婶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东西要是她的,那还真就打开了,可这毕竟是姜丫头的,唯恐自己这么做了有些不太妥当。

好在姜小雨也来得及时,将碗送到开心饭店后就立马往这里来了,正好赶上了这一幕。

“自然是可以打开瞧看的!要是里面少了或者是坏的,我姜小雨不收各位嫂嫂一分钱!”

她的声音十分笃定,站在人群中,自然而然地给人多出了一丝信任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