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通虽然没有得到慧能的遗嘱,但是在全寺十多名僧人共同推举之下,暂代了少林方丈一职。

他的身份刚过了明路,便命令千里迢迢赶来的余震在慧能的肉身前下跪忏悔。

余震虽然心中对净通没有半分敬意。

但当他听了净通的命令后,出奇地没有显出一丝怒意,而是从容地站直了身体,向慧能的肉身佛前走去。

那些跪在慧能身前,围成一圈的少林和尚们不知是不是出于畏惧余震的武功,本能地让开了一条路。

余震穿过众人,一挑衣角,规规矩矩地在慧能面前跪下。

他这一跪,面容肃穆悲戚,包含了对慧能和尚的追思孺慕之情。

六岁之后的余震,就再也没有得到过父母的保护。

只有这位慧能师祖,才是愿意袒护他、教育他的长辈。

至于大不了他多少岁的净通,从来不在余震眼中。

众人见到余震的形容,忽然也都感到悲戚起来。

只有净通见众人模样,心中反而生出莫名其妙的怒意。

他白皙清秀的面庞,如今竟然隐隐有恶罗刹之相。

最终净通站直了身子,也不再废话,抬脚就向外走去。

事事跟随着他的净空回头一看,也忙不迭地跟着走了。

之后便是其余的僧众陆陆续续地离开。

面貌老实的净明也念了一声佛,静悄悄地走出禅房。

最终屋子里只剩下跪地挺直的余震,和毫无声息盘坐着的慧能肉身佛。

直到此刻,余震才将心中的悲痛倾泻在脸上。

甚至眼眶中生出一股酸意,像是无法克制一样要汹涌出来。

余震刻意抬起头,要将这酸意逼退回去。

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慧能的尸身之上。

慧能从前对余震颇为慈爱,他脸上的每一寸表情,余震都是极其熟悉的。

但看着看着,余震便皱起了眉头。

师傅双颊之上布满了棕色的斑纹。

这是肝火旺盛的表现。

按说师祖终日茹素,又常年念经诵佛,心态最是平和,怎么会有肝火旺盛之相呢?

余震曾在刘荻霜的照拂之下过了一段日子,所以粗通一些医理。

中医素来讲究“望闻问切”。

难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为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其中望而知之就是说岐黄高手只需要观人面相,查看他脸上的颜色以及瘢痕便能知道此人病灶如何,甚至能道出生活习惯、性情经历来。

这看起来像是神乎其技,甚至有些夸大之相,其实并不是虚妄。

刘荻霜在生前对望诊确实有一番研究。

甚至于余震在耳濡目染之下,也能说上两句。

如今的余震越看慧能和尚的面相心中越是起疑。

世上之人,多有嗔痴贪恋,又陷于膏肥厚腻之中无法自拔,所以面上有肝斑之人极多。

但慧能这样的得道高僧,更不会偷食荤腥,至于酒浆更是碰也不会去碰。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面颊上长出厚厚密密的肝斑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