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一边寻思着自己的“锦囊妙计”一边向前走去,汴梁城的繁盛一幕幕收入他的眼帘之中。
汴梁城的外城是在后周都城上加以展筑,由原来的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增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面积2737平方千米。
外城墙上有12座城门: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
南墙正中为南薰门,与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构成全城的中轴线,称御街。
御街宽约二百步,折合280米一步为14米两边为御廊中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行人皆在杈子之外。
杈子里有砖石甃砌御沟水两道,尽植莲荷近岸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
御街设置很宽,从宣德门到朱雀门里的州桥汴河桥之北的一段御街实际上是宫廷前南北向的广场。
广场扩大了宫城前的视野,以显示宫城的高大和雄伟。
中央官署多布设在这段御街的两侧,大相国寺位于御街的东侧即州桥的东北方向。
寇准兴致勃勃地向大相国寺里面走去,“万姓交易”的热闹场面立即吸住他的眼球。
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这是一个宠物市场。
第二、第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是日用百货市场。
寇准边走边看,心中不禁荡起自豪的潮波:要是没有契丹人和西夏人在边境上的骚扰,东京汴梁的繁茂集市一定会越办越好。
寇准边走边想,近到佛殿则是销售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等,却是一个文化市场。
佛殿、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什物,还有诸寺尼姑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大致也是个文化市场。
后廊皆占卜者货术、传神之类的物事以及占卜算卦之人用品。
寇准装扮成平民百姓又戴了一副二轱辘眼镜没有人认得出来,可他却能看清起早游逛大相国寺“万姓交易”市场的文人骚客,这些文人学士到大相国寺是来“淘宝”的淘得宝贝欣欣而归改日再来。
寇准继续向前漫步,僧人展现厨艺的地方展现眼前。
大宋朝的僧人自食其力,乐于经商的意识十分强烈不比其他朝代的僧人坐吃山空,手中拎只木鱼佯装诵经敲得“当当当”乱想眼睛却盯看香客中有没有漂亮娘子,一旦有了便就使出浑身解数勾引、挂搭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尚道士是驴的骂声便是从这些庙宇里面先响起来的。
寄生虫的生活使和尚道士变得比红尘之人贪婪数倍百倍,庙宇道观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和尚道士不劳而食,终生靠香客的供奉过日子,骨子里便就生出懒虫。
宋朝僧人不靠香客供奉,靠的是朝廷提供的大相国寺这方风水宝地和自己精湛的手艺而且赚得盆满钵满尼姑的刺绣女红,男僧的厨艺、杂耍是大相国寺的一个亮点。
大相国寺男僧的厨艺非常高超,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份,莫不咄嗟而办。
大相国寺内还开有饭店,有故事记载:旧日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一顿五觔。杨大年与之往还,多率同舍具飱。一日大年曰:“尔为僧,远近皆呼烧猪院,安乎?”
惠明曰:“奈何?”大年曰:“不若呼烧朱院也。”都人亦自此改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