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登山攻顶壮志得酬

经过我的细心引导,王立顿时豁然开朗,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时辰已晚,两人互相告辞,各自回宿舍休息。

次日天未亮我就自动醒来,先不漱洗以免吵醒旁人。我轻声出了房门,绕着晨练的跑道巡视一圈,再到大厅,就着微弱的天光,看着墙上的月历已经圈到昨天七月七日。我都忘了,昨天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

我突然想起了前世,同时想起念颂法华经,在法华经序品所说六瑞中的雨华瑞,由天雨四种之华。经中又提到忘川花、石蒜、龙爪花、红花石蒜、山乌毒、曼珠沙华等六种花。

其中曼珠沙华,又名彼岸花。它红的是那样的艳丽,那样的惊人。古印度的传说,彼岸花是前生的回忆也是来时的见证,其实是行者大彻大悟后解脱的象征。

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生时叶已经落尽,叶长出时花却开始凋谢,虽然是同根生,却生生世世永不相见,其实这就是生命轮回的写照。

在徐志摩写成当时仅次于沁园春长沙的再别康桥时,却也是徐志摩的人生中最后一次的告别剑桥,人生的聚散离合,聚也依依散也依依,悲欢离合总是紧依着无常的支配。

生命是无常的法则,只有活在当下,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别给人生留下遗憾。现在距离我军撤退的时间仅剩三十七天了,每天都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一天。

回到宿舍就寝,起床时离校规的起床时间不到一刻,已有兴奋得睡不着的同学起床梳洗,我也加入梳洗的行列,同学们见到我都很高兴得要打招呼,我赶紧做出嘘声的手势,免得吵到还在睡梦中的人。

大家静悄悄的梳洗,就像一群结伙做小偷的人,先梳洗好的同学都来向我行礼后悄悄的离去,脸上挂着一起做小偷得手后,满载而归的得意样子。

梳洗之后,我将几包微湿的沙土到在地上,很快的将一座简易的行军模型做好,上面插上两面大旗子,一面小旗子。

过了一会儿,晨练时间到,我的身边已经围满了214位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的教职员和学生,以及敦达和50名满营战士,因为攻顶的那段路是比较具有挑战性,我请敦达加派人手以保护学生。

我指着行军模型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战略实施模型,比例是一万比一,如果真正遇到敌人时,应该使用的是战术模型,比例是二千比一才够用。

接着我说明今天的行军路线,小旗子指的是一个半月前,我们上次源山野外求生训练时的中午休息站,武肃王陵,高度400尺,距此约十里路途,道路相对平整。

当时泉州尚未被我军控制,为了低调行事,因而避开泉州城东闹区,我们绕行僻静的远路,因此多走了三里多的路,此次我们将堂而皇之,光明正大,大摇大摆,直接穿越泉州城东闹区。

半路上较大的旗子是清源山顶峰下面的一个突出边坡,距离武肃王陵约三里,旁边有一条小溪,从清源山流向武肃王陵。这里将是我们这次清源山攻顶的中午休息站,也是今晚的宿营地。

旁边约两里的地方,有一块山顶大石,是我们上次源山野外求生训练时的宿营的地点,是源山的顶峰高度1,200尺,距离武肃王陵约五里。

从我们这次清源山攻顶的中午休息站,也是今晚的宿营地到清源山顶约有四里,高度1,200余尺,清源山的顶峰高度1,800尺,来回约七里,但是因为人迹罕至,因此是没有显著的路,只有野兽走出来的一条小径,路基不稳,而且是颇有坡度的。

这来回约七里的路,登高600尺,上去又下来,而且基本上无道路,对每个人都是一大考验。对自己的体能尚未有十足把握的同学,尤其是女生和中华少年营的同学,可以在休息站等候,不必勉强自己,校长也会留人照顾各位。

接下来校长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但是在出发前,还是要提醒各位,我们上次出发时校长说的野外求生术五点注意事项,是否都忘记了?同学们都大声回答:全都记住了!

我说那就好,但是还请大家要发挥团队精神互相提醒。此外五位教职员今天可以休假,也可以随团出发,悉听尊便,这两天什事都不用管,好好休息就是,这段时间辛苦各位了。

现在请各位同学回到教室,先装好便当,用过早饭就出发。早饭之后,同学们集合完毕,我大喝一声:出发!

意外的是,五位教职员也都跟上来了,教育长史进说上次没跟上,后来听同学们讨论,知道校长带队的野外活动是那么的精采绝伦,每个人都懊恼得很呢。

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大伙儿还未出营门就开始唱起军歌,每个人都使劲地唱,五十位满营战士也不落人后,一时人人都是那般的全情投入、那般的竭嘶底里、那般的忘形,一时鬼哭狼嚎,兴奋不已。

当队伍一出营门口不到五百步,就走到泉州城东大街闹区,因为许多居民还在睡觉,我觉得还是要尊重一下大众的生活,要大家改唱声音比较低沉的注音符号,最少可以不要吓到人。

在泉州城东大街闹区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进入了源山山区,小路平坦,虽是在登山,坡度却也和缓,人烟稀少,小路两旁林木虽不高,却也足以遮空蔽日,虽值盛夏,却也清爽宜人,水色碧绿、山景青翠。

路边的野花野草都呼呼地长起来,生机盎然,绿意勃发,充满生命的气息和活力,风景优美秀丽,令人赏心悦目。这是一个野果野花遍山坡、飞禽走兽不知返的季节,却被我们的歌声惊扰得四处奔逃。

过了武肃王陵,开始下坡,但坡度有些陡峭,不再是那么和缓好走,我请大家要互相扶持,并请满营战士每隔十步站一个人在路旁护持。还好走了约二里,高度下降300尺,都没有一个人跌倒或崴了脚。

到了坡底,就要暂时离开源山了,要到我们这次清源山攻顶的中午休息站,约有三里路程,但高度要爬升600尺,相当的陡峭,是一段艰苦的路程,我要同学们喘口气,休息一刻再继续攀爬。

同时安排满营战士每隔十步站一个人在路旁护持,必要时拉一把。休息一刻之后我要大家加把劲,记住校长说的登山五大注意事项,一口气走到休息站,免得身体冷却之后还要暖身,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