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时顺承郡王勒尔锦,问道:然则,历史走向具有如此的一贯性,令人怵目惊心,是否有可能引导虎狼之师锐变成王者之师?

我回答:历史走向有其一贯性,一支军队的形成亦有其一贯性,或称固执性、惰性、稳定性、韧性等皆可,即使锐意革新,事实上只是伪装性的改变,而实质则不变。

这次换成固山贝子彰泰,问道:我就不相信人性的固执性、惰性有如此可怕,以句践复国为例,如果我学习他每天卧薪尝胆、刻苦自励,难道者样做还不行吗?

我再回答:越国后来也没称霸多久,就被楚国所灭。刚才顺承郡王勒尔锦问道,这个世间难道还有比火药更可怕的武器吗?

可见你们都已经知道火药的可怕,但是我们清点贵方803位战士,就有803支弓箭,没有一支火枪。

我继续说道:你们可能会以为满族人愚笨,学不会使用火枪吗?我可不这么认为,满人普遍短寿,有许多大有能力的人,却都死在其人生的巅峰期。

这可由饮食习惯来改善,但是绝对是不笨的。不使用火枪,就是固执性、惰性的可怕之处。

三位满州贵人一听,都陷入沉思。我安慰三位满州贵人,说道:我在总结蒙古铁骑时说它是骄傲不可一世,但最后只是被大明的军队击垮,并未亡族灭种。

但在总结八旗劲旅时说它是凶悍残忍,这就是亡族灭种的因,但是这个因现在还存在。

以昨天的统计为例,民夫及拉车的牛、马,到达目的地时,恐有一半以上会死亡,这种没有意义的残害生命,也是凶悍残忍的最佳批注。

元世祖忽必烈的国师刘秉忠,曾随忽必烈多次南征北战,而在每次战役前后,他都不厌其烦地规劝忽必烈说,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对南北人民一视同仁,不可嗜杀。

忽必烈也总是慨然答应,改变了成吉思汗以来蒙古人的嗜杀作风,命令诸将们痛改烧杀的恶习,并将所俘人员一律释放。

武帝也有一位股肱重臣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卷第五灭国就一再地劝汉武帝马上不能治天下,所以要偃武修文。

避免种下九世之仇,人类的仇恨会随着意识植入下一代的血液里,所以总有一天因会成为果。汉朝长达六百年的基业,董仲舒的功劳不小啊。

在康熙皇帝身边目前尚无头脑清楚的人,反而有一位嗜杀的第一重臣鳌拜,所以亡族灭种之祸就在旦夕之间了。若要扭转这个困境,就要靠三位贵人的智慧了。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第五灭国上篇第一章即说: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你们回北京可以拿给康熙皇帝看,说不定就有大用。

下午饭后,我继续研究玻璃制作方法和程序的各项细节,每个步骤都辅以数张草图,以利技术人员迅速进入状况,总结之后,可归纳成下列七个要点:

一、备料:以硅砂七分、苏打一分、石灰二分之比例混合,并将混合物磨细后备用。

二、建造窑炉:窑炉必须加热至与炼钢相当的高温,因此必须选用高品级的耐火材料。

三、窑炉加热:可用石炭或木炭将混合后之材料加热,直至成为液态之玻璃熔液。

四、搅拌:搅拌玻璃熔液使之均匀并去除气泡,以达到需要的稠度。

五、成型:依照用途,将已达到所需稠度的玻璃熔液倒入模具,或以空心管向一定量的玻璃熔液吹气,即可制造各种所需之玻璃器皿。

六、冷却:制造完成后,要让成型玻璃或玻璃器皿慢慢冷却,否则玻璃或玻璃器皿可能易脆,甚至可能立即爆裂。

七、热处理:经过退火处理过的玻璃或玻璃器皿,可以更耐用,不会轻易破裂,也较能接受加工处理的各种程序。

退火温度约在玻璃熔液温度的一半以下即可,若没有要进行加工处理,则退火温度约在玻璃熔液温度的三分之一以下即可。

将玻璃制造的方法和制造程序的各项细节,以及每个步骤的草图总共28张画好后,时辰已近酉牌时分。

看我把数据收好之后,康亲王杰书、顺承郡王勒尔锦、固山贝子彰泰三位满州贵人又坐上桌旁。

杰书开口说道:这次我等败于阁下,我们检讨后,是输得心服口服,再与阁下相处一天多,愈觉阁下胸怀锦绣,腹有珠玑,才智超群,我等均愿追随阁下,附骥尾,辅佐皇上,共济天下,开万世之太平。

我说道:既然三位贵人如此开诚布公,我也胸无城府的与诸位一说,有两点请各位记住,第一回北京之后身段放低,向鳌拜服软,或可得其谅解,度过此次的危机。

第二找机会密见康熙皇帝,要向鳌拜动手的时候,规划应再周密一点,以降低风险为首要考虑。彰泰就以此次事件作为理由,当作借口自请处分,再回布库营,彰泰的身手不弱,最少可保康熙皇帝生命无虞。

杰书不死心,又问道:请阁下再考虑,与我等共赴北京,辅佐皇上,共济天下。

我回答:只要照我刚刚说的两点做好,可保清廷二十年。以后的事,将来再说好吗?

这时晚餐送来,四个人我的个子最小,彰泰最大只,我请他过来跟我坐同一边。经过几度交谈,敌意少了,意外的是好像结交了新朋友,互相产生了友情。

饭后饮茶时,彰泰问我,回北京之后,有没有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