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原为大月氏人旧地,位于交通要塞,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敦煌乃是重中之重,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后为匈奴人抢占,汉武帝元寿六年,冠军侯霍去病统兵西征,打败了匈奴部落,占领此地,设置郡、县,成为了大汉领土一部分!

此番匈奴三族第一次入侵之时,南宫雪以奇谋袭击包括敦煌在内的三城,作为粮草供给地,使得三城百姓不堪重负,后来诸葛璟派顾言以火药之威攻克三城,这才解了百姓倒悬之急。

谁料想,雁门大战后匈奴三族又集结二十四万兵马来犯,被诸葛璟以攻心计离间三族,一把大火火烧二十万兵马,只剩下耶奕于带着三万族人仓皇逃窜。

在没有粮草,又千里跋涉的情况下,耶奕于竟下令以三城百姓为食,三城遍布尸骨,真是禽兽不如!

此时,敦煌城内,耶奕于看着手下仅存的几位将领,在他旁边还散乱着众多残肢,都有着被人咬过的痕迹!

耶奕于面色阴沉,自己常年打雁,到头来却被小雁啄了眼,想自己,迷柯刘豹三人竟然被诸葛璟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完弄于鼓掌之间,二十四万兵马竟被五万汉军一夜而破,让耶奕于内心对于诸葛璟的怨恨更深了一层。

如今族人只剩下城中三万人,诸葛璟追兵就在身后,自己必须马上逃回西域故土,以待东山再起。

就在这时,手下亲兵慌忙跑了进来,“大王,不好了,城外突然出现很多汉军,将城门都围困住了!”

耶奕于闻言大惊,急忙问向亲兵:“领兵将领是谁?”

“回大王,只看到一个长胡子红脸大汉指挥兵马,而且带兵在东门准备强攻?”

“长胡子红脸大汉?那不就是一刀劈了迷柯的人吗?”耶奕于心中疑惑,“按理说,自己吃尽三城中的汉人,必定会让诸葛璟勃然大怒,为何不是他来追赶呢?”

耶奕于目光投向东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诸葛小儿,怕是并州张杨抄你后路了吧,真是天助我也!”

又问向亲兵汉军又多少人,听到亲兵回答只有一万汉军之后,耶奕于更是不以为意,下令道:“马上集结族人,我们从西门突围,汉军只有两千多,奈何不了我等!”

西门外,两千五百汉军正严阵以待,突然西城门突然打开,耶奕于手持长枪领着三万羯族直杀入汉军阵中,顿时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只是耶奕于在冲杀之时,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劲,汉军的抵抗并不像昨夜那样强烈,似乎是要放自己走一样,但耶奕于来不及多想,只要能冲出去,十年之后,自己就能卷土重来!

冲杀半个时辰,耶奕于便带着羯族人从敦煌逃了出去。

这时,关羽才手持青龙偃月刀汇合了一万汉军来到西城门,看着耶奕于远去的身影,不禁微微冷笑。

“呜!呜呜!大风!大风!”

就在羯人喜笑颜开,认为自己逃出生天时,前方的原野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黑线,尘埃滚滚而来,就像一条巨大的蛟龙,狰狞威武,吞噬苍生!

黑线渐渐逼近,也变得越发清晰了,原来是一道金戈铁马组成的军阵,长枪如林,旌旗如海,并有阵阵的号角声响起,震慑四方!

军阵之前,立着一面黑色大纛旗,波浪为纹,狼头为首,方圆五尺大正中斗大的诸葛二字,字迹如血,迎风飘摆,威风凛凛!

大纛旗下,有一位少年,一袭四海星辰袍紫光流转,手持幻影游龙戟,胯下万里烟云罩,天律剑横放腰间,万里起云烟暗藏身前,身后三千风骑如同长枪锋利,来人正是诸葛璟。

“呵呵,耶奕于,一夜不见,璟甚是想念,不知是否别来无恙否?”

诸葛璟驻马阵前,与耶奕于对视中央,目光如同死神般阴冷骇人,一群漏网之鱼,还想逃出生天,做梦!

诸葛璟知道,凭借自己手中的两万兵马,要是直接围困敦煌城,肯定是力有不逮,无论耶奕于集合兵力从哪一门,都会被他逃出生天。

故而诸葛璟这才派关羽率领一万兵马,假意围住敦煌,逼迫耶奕于突围敦煌,引他们前来在这平原上作战。

诸葛璟对自己的兵马很有信心,尤其是三千风骑,耶奕于军中骑兵不多,三千风骑足可以一当十,再有剩余两万兵马围住羯族人,耶奕于就是想逃也逃不掉了。

就在这时,关羽已经率领一万汉军从背后包抄而来,同诸葛璟的兵马形成一个包围圈,将羯族人死死困在中央。

耶奕于看到诸葛璟出现,顿时面如死灰,浑身颤抖起来,如果身边的侍卫搀扶,差点从马背上掉下去,真是天亡我也!

“诸葛璟,你是汉人的北斗七星,安邦护国,却是羯人的天灾星,血屠千里,亡族灭种啊!”

明知不可为,又不能不为,叶落纥身为一族之王,生死关头,必须挺身而出,为族人们谋一条生路,那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要百分之百的努力,至于自己的生死、荣辱,一点也不重要了!

“外番之臣,羯人酋长耶奕于,见过诸葛将军!”

到了这时候,还管什么尊严,耶奕于翻身下马,摘掉头上的王冠,躬身行礼,并以异族酋长自称,恭敬的一塌糊涂!

“羯人无知,侵犯汉土,将军统兵征讨,军旗所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羯人一败涂地,心服口服,从此以后,情愿归附大汉天朝,年年纳贡,岁岁来朝,永为臣子,再也不敢生出异心了!

圣人有云:以德报怨,兵祸之乱,皆在耶奕于一人,千刀万剐,不敢稍有怨言,唯愿诸葛将军常怀仁者之心,放无辜部众一条生路,让他们西归故土,羯人子孙后代永感大恩!”

诸葛璟听了,不禁微微冷笑,这耶奕于也算是个人才,还知道汉家典故,想学勾践卧薪尝胆,以待时日。可惜啊,自己却不是那吴王夫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