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方才说带着妻妾游山玩水。”

“我记得妹妹不是曾对我说,这天下之大,一直想到处看看,只是女儿之身诸多不便,以后你嫁给了我,想去哪里自然是我带着你去了。”

“不是那句”甘弟大语中颇有嗔怪之气,“你说要带着妻妾。”

“对啊,我要娶你,你自然就是我正妻,将来若有其他女子进门,名分上便只能是妾。”

其实若以此时而论,甘弟大的确算是王星平的良配了,她自小便跟在徐光启身边,接受的也是正统科学的教育,所接触的那些神父与奉教士绅又多是博古通今之辈,见识比之其她女子已自高了许多。

王星平与她在一起时颇有跨越时代之感,这时节哪怕是大家闺秀,以王星平有限的接触也觉得沟通是桩难事,是以才会觉得若甘弟大能成自己正妻,则是再好不过。但既生在这个时代,实在不必对自己要求过严,故而婚姻这一事,他觉得还是提前说开的好,至少从本心来看,张嫣的品貌他也喜欢,那周奎打着什么心思他更是心知肚明,那一位若要上赶着,玉凤这个小姑娘他也不会推辞,且家中还有个卫芄兰恐怕也早晚要入他房中。

甘弟大的话打破了王星平的空想,“我是奉教之女,圣教从来都是一夫一妻。”

“我中国也从来是一夫一妻啊。”王星平根本没打算跟未来的老婆好好辩论,“我知你想说老师与你父亲的事情,但据我所知,当初罗罗如望先生劝阻老师不要纳妾时,也未用强。”

“圣教禁纳妾。”小姑娘好像也被激了起来,竟即刻忘记了方才的羞态,为自己未来的利益争了起来。

“可我并未奉教啊”

一句话将甘弟大刚刚起来的性子生生憋了回去。

他见小姑娘似乎真生了气,安抚道:“我未奉教时自然不用守这些禁条,但我可与你保证,一旦奉教,便绝对不会纳妾。”

甘弟大似乎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这世间只有男子妻妾成群,可女子却要从一而终,的确是忒不公了些。”

“其实,贵州和东番也是有一妻多夫的。”

见未来的老婆一脸惊讶,王星平反倒好笑,难得总算能将话岔开,他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又将话题带偏到地方风俗上了,贵州少民自不必说,台湾方面,闽浙船民多不以女子上船,是以过海的移民都是男多女少,渐渐也有不少搞起了共妻的。

一说起民间风俗,渐渐气氛又轻松起来,王星平最善由浅入深,从大明说到泰西诸国,涉及圣教的事情似乎比甘弟大的祖父还要清楚,但他又始终不为教义所动。王星平的观点是,古往今来的各种宗教都不过是一种现实投射,只是有些文明需要依靠宗教来构建一种政治与社会架构,而有些文明则足够早熟,不需借助宗教。

在他看来,新约也好,旧约也罢,那里面的许多启示,孔老夫子和他的弟子早在论语里已说尽了,无非是有人觉得世风日下,从又去外国找来新的依凭而已,如徐光启而言便是如此,与老师的接触,让王星平明白,徐家奉教其实有向善之因,也有经世济民之志,却唯独没有迷信的缘故。

自小便受圣教洗礼,但甘弟大却并不觉得王星平的话离经叛道,反而愈发有兴趣。

之后王星平又向甘弟大说起自己身世,说起家中阿母,说起姐姐和外甥,甘弟大听着这些,也渐渐对王星平看得出神。天南地北地听他扯了好一通,看看时候也差不多了,对面的少年人才终于要起身告辞。

外面徐府家人却匆匆过来通报,说小六来了。

小六进来,倒也不见外,人还未至,声音便已先到,“少爷,中了!中了!”

王星平赶忙示意小六收声,甘弟大听小六如此说,心下已明白何事,面上露出欢悦,随即追问了一句,“哥哥准备何时来提亲?”

“会试之后,无论中与不中,我都会来。”

“好,我等你。”

临走时,王星平又道:“妹妹可有闺名?”

“我出生便受了洗,未曾取过。”

“我为你取一个如何,甘弟大这名字叫着不够贞雅,叫着也拗口得很。”

“好。”

“叫静蕾如何?”

“静蕾么”

静冲小雨看花蕾,时拨苍苔候笋尖

郑北山郑刚中的这诗她倒是学过,不过如今听王星平念来反倒多了些别样意味,又让她泛起一阵桃花。

参考文献

1、大明会典

2、明熹宗悊皇帝实录

3、晚明史樊树志

4、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5、酌中志刘若愚

6、万历顺天府志

7、宛署杂记沈榜

8、万历顺天府城复原图

9、明代北京的治安杨进业

10、明代乡、会试考试官研究李义英

11、国朝献征录焦竑

12、徐光启家世王成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