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一旁的长孙无忌暗暗观察着一反常态的李承乾,其实李承乾对于杜如晦这位贤相一直都很钦佩,身兼数职,只是身体不行日夜操劳,最终早逝,要不然大唐的贞观兴盛或许会更加早的到来或者是更加兴盛几分。

“群臣入朝觐见!”

随着太监门的一声呼喊,大臣们有序的排队站立,分成文臣武将两大阵营,文臣以长孙无忌、杜如晦为首,武将以战神李靖、程咬金等为首,李承乾作为储君自然是站在最前排,按照记忆中的上朝规矩,李承乾规矩的向着大殿走进去。

当群臣都站立到大殿上后。

“圣上临朝!”

李世民坐上大殿上的至尊之位,群臣参拜。

又是一阵李世民的个人演说,随后各个大臣汇报这段时间的情况,这是朔朝,凡是长安附近的四品以上官员都到了,大家讨论的那是一个激烈,李承乾在一旁兴致乏乏的自在养神。

这时候有一个中年官员一脸正气的走出来道: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李世民看着站出来的人眼皮狂跳,似乎早就猜到了对方所奏,不自在的望了一眼坐在下位的李承乾。

“准奏!”

李承乾被他皇帝老爹看的莫名其妙,你的臣子要奏报,你看我干嘛。

“陛下,太子私自出宫,有坏宫规,不知道陛下应如何处置?”

李承乾听了顿时不自在了,这是那个孙子,敢给小爷我找不自在,是不是活腻歪了?

当看清人后,李承乾一阵蛋疼,根据记忆,这个人再熟悉不过了正是历史上有名的诤臣魏征。

李承乾虽然对于这个不怕死的老家伙挺佩服的,但是惹到小爷头上来,小爷可不是吃素的。

于是看到李世民并未回答而是看向自己,于是知道这是他皇帝老爹让他自救。

于是李承乾站起身来微笑的看着魏征那一脸正气的老家伙道:

“魏大人,孤身为人子为母求医不知道是哪里错了?”

魏征丝毫不惧,一脸正气的道:

“殿下孝心可嘉,但是私自出宫破坏宫规却是事实。”

呵,李承乾乐了,你这家伙跟小爷讲理,小爷怕你不成,于是李承乾故作疑惑的皱眉道:

“既然是宫规,魏大人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宫规乃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管理,魏大人难道要替代母后管理一下后宫?还是魏大人觉得我母后管教不好自己的子女?”

魏征闻言心中一惊连忙道:

“微臣不敢,但是殿下毕竟是一国储君,一言一行事关国体……”

李承乾不等魏征说完就打断道:

“魏大人还知道孤是一国储君?那孤一方面想要为母寻医,一方面看着各地灾荒不断,想要体察一下民情有何错?还是魏大人觉得孤不配代父皇体察民情?”

“微臣不敢。”

魏征哪知道今天李承乾如此伶牙俐齿,和往日随和纳谏的样子截然相反,被这连环的诛心问题惊出一身冷汗,暗暗后悔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要是李承乾知道他这个想法一定笑着说“机会是留给又准备的人的,你不做好准备怪谁。”

李世民见到魏征如此模样心里暗暗叫爽,昔日里自己就经常被这老小子气的有火撒不出,今天终于看到这老小子受气了,但是也不能让李承乾逼得太狠,于是道:

“好了,魏卿也是一片关心,太子你说你代朕体察民情,可有何感想?”

李承乾向着李世民道:

“父皇,儿臣此次乔装出行,微服私访,看到各地灾民食不果腹,衣不裹体很是心痛。”

李世民听到李承乾并未提起通州腐败问题很是欣慰,腐败问题要一点点的办,久经战乱国立年头短,这个时候新一代的官员群体还未成型,不易对地方官员任免做大的调整,以免出现反弹,并且牵扯到世家这个庞然大物,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还真没有那份精力去管。

“太子既然体察民情,知我大唐百姓现状贫苦,可有良策?”

李承乾暗道“来了”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

满朝文武百官也是看向李承乾,都知道这件事情真是现在国家最大的困扰就是赈济灾民,只是国库空虚,他们一群人都想不出对策,为何圣上会将这个难题抛给太子,圣上不是一直爱护太子,怎么不怕太子出丑?

李承乾不管百官的态度,昂首挺胸的道:

“父皇,儿臣听说您号召群臣募捐,群臣响应乃是我大唐百姓之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