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边境重城‘中都’。
距离上一次‘秦赵’战争,已经相隔十七年,由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强盛的内在原因,以及赵武灵王扶持公子嬴稷继承秦王位的外在在原因,秦赵之间的关系和睦已久,赵国甚至还遣重臣至秦国任相邦,以此来达到秦国在整体国政上向赵国倾斜的目的。
时过境迁,当初年少的‘秦王’逐渐年长,开始有意识的争夺‘四贵’手中的权利,而赵国,也不是当初赵武灵王时期铁板一块的赵国了。
‘中都’的两侧是自太行山延伸出来的丘地密林,而在‘中都’城的西北方,则有一块巨大的湖泊,名曰:‘大昭泽’,这块后世已经消逝的大湖泊,其面积堪比于如今的洞庭山水,成为‘中都’亦或是赵国的天然天险,而灌入‘大昭择’的汾水,也成为分隔如今‘秦赵’两国的天然疆界。
秦国大上造魏冉在时隔十几年后,终于率领数万规模的秦卒,跋涉过河(汾水),再次踏上了赵国的土地。
赵国的‘胡服斥候’自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如蚂蚁般从河滩的那头涌到这头,一方又一方的秦军方阵如同巨大蜈蚣的躯体,在黄土堆积的平地上缓缓蠕动着向前,让如同蝼蚁般渺小的‘赵卒斥候’感到浑身压抑。
斥候队的老屯长似乎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战争,他开合自己有些干燥的口舌,半晌才从嘴中吐出沙哑的音符:“快!通知‘中都’!不,两人通知‘中都’,两人通知‘晋阳(太原)’,两人通知‘邯郸。’”
他停顿了下语气,转头看向身后的赵国儿郎,又说:“家中有老者、独子者,去!剩下的,留!”
那些赵卒互相对视一眼,最终竟一起推出六名最小的‘赵卒’出来,这六名年轻的‘赵卒’眼睛通红的看着这些前辈们,有人哀伤,有人愤怒。
他们哀伤这些朝夕相处的同泽注定有人将埋骨沙场,他们愤怒秦人的侵略,他们悲伤自己的无能。
可是在这场万人的战场中,任何一个士卒的情感和思想都显得太过渺小了,他们既然从军,便只能服从军队的意志、王的指令!
在看到通信的‘赵卒’骑着马撒丫子跑远之后,老屯长眼中的眷恋终于化为满目的战意,他眼神坚定的朝愈来愈近的‘秦军方阵群’望去,两股紧夹马腹,右手握缰绳,左手自身后取出胡弓,他身下的罗圈裤被大风吹得褶起,烟尘染上他的衣裳,黄丘如大漠,将这一群‘胡服赵骑’隐盖到迷蒙的风沙中,只留下沙中背影。
“赵国西疆‘兹’邑胡服骑!编制壹拾伍屯,二三子听屯长之令!某等接下来,将与秦军先锋进行正面接触!将有可能遭遇敌方大型骑兵群!给某提起了精神,让这些虎狼之国的恶犬见识见识我赵国铁骑!”
“唯!”
就在‘赵国胡服骑’怀揣满腔热血前去试探秦军虚实时,汾水东岸的一处密林中,早已闻知此巨大动静的魏无忌一干人等也像后世的游击队般伏于丛林之中,满身敷着杂草,向秦军方阵方向偷窥,魏无忌摆弄着戴在自己头上的草冠,正颇为得意的自恋自己的发明。
这几日他虽魏武卒躲在深山老林里头,吃尽了苦头,闲来无事他便突发奇想,参照穿越之前‘抗日神剧’里头游击队的装扮,自制了一副‘魏氏游击帽’,想着将来说不定能自建个‘魏氏游击队’,他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他日积月累的积淀,即便是从手工艺作品开始起步,也能为将来的‘秦魏战争’做出一份巨大的贡献。
当然,此时魏无忌带着这顶圆圆的草帽立在魏武卒中,却是有点鸡立鹤群,格格不入的味道,有时‘魏暄’和‘吴蠡’甚至会用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着魏无忌,反倒是一直以来智商不在线的吴磊认为魏无忌戴着此顶绿帽的模样帅呆了!一时间让魏无忌颇为高兴,重重的在他大臀上赏了几巴掌。
此刻,魏无忌看到大队的秦卒自远处涉水,也是颇为警惕的按了按他的绿帽,学着后世剧集里的主角般相当严肃的道:“大家小心敌方暗探!注意隐蔽!敌不动,我不动!”
“是,公子!”吴磊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一双浓眉大眼十分紧张的盯着前方的秦军,有模有样的学着魏无忌猫着身子躲在灌木丛里,按低头颅,眼眉挑高,似乎发现了屯么重要的事情,像一只蠢萌蠢萌的猫头鹰。
一旁的吴蠡和‘魏暄’早已见惯不怪,他们站在林子里仔细勘察秦卒的规模和方阵运行,一个在推演秦军的行军布阵,一个则在思考秦军此次进军赵国的目的。
吴蠡自幼受其老父吴埙的熏陶,思考问题的眼界自然要大的多,以他的角度来看,秦国此次出数万秦军渡汾水而入赵地,这无疑已经是对赵国的不宣而战了。
可这反而更让他想不通了,如今的国际形势,齐、魏、韩属于铁打不动好基友,基本只要田文(孟尝君)不倒就不会出现联盟破裂危机,这秦国刚刚得罪了三国,被打进函谷关割地求和,这才过了几年呀?又要去得罪赵国,赵国本就是现如今唯一亲近秦国的诸侯,你们这么一干,那不等于得罪光了么?到时候妥妥的六国攻秦啊!
至于‘魏暄’的想法则更贴近现实,他仔细观察的是秦军的军纪和行军布阵,经过一番细细的比较后他非常失望的发现,‘魏戍卒’无论是纪律还是行军布阵上,都远远不如‘秦更卒’。这究竟是为屯么呢?
对于吴蠡和‘魏暄’的问题,魏无忌给了自己个人观点。
秦国为啥敢同时得罪天下六国,就两字,头铁!历代秦王表示我有函谷关我怕啥?你们五国伐秦、三国伐秦的又不是没少过,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多数情况下压根就是无功而返。
至于说秦军为啥看上去纪律要比魏卒好上许多,这自然是因为人家《秦律》比咱魏国的《法经》改革更彻底,又或者,贯彻的力度更加彻底,而且这几十年来,秦军总是不停的在打胜仗,这打着打着老兵越打越多,整个部队就是一副常胜军的精气神,和经常打败仗的魏卒新兵蛋子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听了魏无忌的回答,吴蠡苦笑不已,他心中显然是不能认同‘秦国头铁’这个说法的,不过‘魏暄’对于魏无忌的答案却陷入了沉思,显然他认为魏无忌说的话大有深意可以琢磨。
“公子那日答应末将,言有朝一日必复兴魏国,今日末将听公子论秦兵,却也深有启发,便猜想公子心中所想,乃是进行彻底的改革?”
“改啥改?魏国哪有这个空间和时间去改?改完了,魏国也就凉了。”魏无忌将他头上的绿帽戴到吴磊的大头上,颇为戏虐的看着这憨子。
“公子为何笑我?”
魏无忌道:“笑你本来就长得好看,现在带上原谅帽,更好看了,像个英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