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城头,孙贲站在烽火台上,惊愕的望着远处的汝河,汝河东岸,依稀的可以看到郭嘉亲自坐镇的一千人如芝麻粒大小,列阵再河岸。
如果荆州兵想要冲过汝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之所以孙贲让宋谦帅着五百精骑去救援,一方面骑兵的机动力快,另一方面,汝河此时没有那么湍急,骑兵渡河,有优势。
步兵徒步过河,走的慢,而且,如果赶上水流湍急的地方,会被冲走,所以,只要孙策他们脱身,渡过汝河,便是逃生了。
浮桥已经被毁掉,荆州兵想要渡河,没有半天的时间,想都别想。
即便心里有了七分底气,孙贲依旧很紧张。
东城城头上,青壮,民夫,士兵纷纷丢下手里的活,惊愕的望着远处,同样手心攥汗,紧张着。
直到一队骑兵奔回了汝河东岸。
直到陆续有骑兵三三五五结群奔回了东岸。
直到远远的,可以看到一个穿着银甲,裹着红色披风,头盔上飘着白色帽缨的少年提着枪,身边数百骑也跟着渡过了东岸。
众人无不欢呼:“太好了!”
“少将军回来了!”
城上一阵阵呐喊,就是那些民夫青壮,也飙泪大喜。
孙贲手里的拳头狠狠砸在烽火台上,即便砸出了血,孙贲也不理不顾,这时候,他太兴奋了。
荆州兵被拉的很远,孙策得救了。
汝河东岸的士兵纷纷向孙策迎去,两拨兵马融汇在一起时,汝河中忽然水位大涨,卷起浪花的汝水狂扫而来,顷刻间,汝河河道里的荆州兵便不见了踪迹。
孙贲再吃一惊。
城头上,如炸了雷般欢呼声更加热烈。
郭嘉勒马向孙策奔去,脸色苍白的厉害:“少将军,你可吓死我了!”
孙策颓然一笑:“这次是我鲁莽了。”
孙策的表情没有大战后失落的气馁与暴躁,反而只是羞赧的笑着,汝河吞噬敌军这一招,只是赶巧罢了,预计效果并没有达到孙策事先设计好的样子。
孙策向众将士挥挥手:“速回襄城备战!”
孙策虽然是败回来的,但是他败在了汝河西岸,回到汝河东岸的时候,依旧重创了荆州兵,对襄城的士气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当孙策的兵马井然有序退进襄城,收起吊桥的时候,汝河一战很快传遍了襄城。
甚至有人浮夸的讲述,就连汝河河神都在显灵,为少将军断后,惩治荆州兵,荆州兵一个个叫天不应,叫地无门,一股脑被河神收了去。
县衙的衙房里,一名军医小心翼翼的给孙策处理伤口,撒上利于伤口愈合的金疮药,又匆匆包上白色的纱布。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军医便处理好了。
门口,孙贲已经站了半天,见军医正在忙碌,没有急着进来,军医处理好伤口,正要退去的时候,见到孙贲,慌忙抱拳施礼:“哎呀,孙贲校尉,您这手上也伤的不轻,我给您处理一下吧。”
“不了,你下去吧。”孙贲向军医挥挥手,军医匆匆退去。
孙贲一双眼恶狠狠的望着孙策:“你送我的大功劳在哪?”
孙策没想到孙贲会如此大的反应,稍显愕然。
孙贲又恶狠狠的问:“你知不知道,你若是出了差池,让我如何向主公交代?你太鲁莽了,那个郭嘉的建议,根本不靠谱,以后,不要再听他的了。”
“我没觉得郭嘉的计谋有什么问题,反倒是我,太急于求成,冒失了。”孙策把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轻叹口气,也有些失落的垂下头。
在将士们面前,孙策不得不表现的镇定自若,即便败了,也要败的有风度,否则孙策的情绪很可能影响到全体将士们。
只是,孙策坐在这里发呆了好久,军医什么时候来的,孙策都没有察觉,直到伤口快包好了,孙策才发现军医正在给自己处理左臂上的伤口。
这个黄祖匹夫,能坐上江夏太守这把交椅,靠着江夏黄氏的背景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的确有点才能。
但并不是特别的出众,从历史上,杀祢衡的事情便可以看出,曹操不想杀,把祢衡送给刘表,刘表也不想杀,把祢衡送给了黄祖,最后,黄祖做了这把屠人的刀。
再者,孙策总觉得,黄祖不会如此谨小慎微,如果不出意外,奇袭荆州军先锋军,而后借氾城,二战荆州军,最后汝河泄水,彻底击垮荆州军的士气,应该是可行的。
如果计策得手,荆州军必然士气低靡,别说十日夺下襄城,给他们二十日,他们也未必能拿下襄城一角。
偏偏!
却出了问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