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盏茶的时间,杨仁整个人渐渐平静下来,身体已是完全恢复。文三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之前脚筋断裂的地方,啧啧称奇:“狗日的,一个疤都没有。”
彻底康复的杨仁站起来,活动一下四肢,只觉通体舒坦。完全没有重伤初愈的虚弱感。
“多谢和尚救命之恩!受杨仁一拜。”说着,跪在和尚面前,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
和尚也不拦,由着他磕完头才将他扶起来。
“今日恩今日了,你磕这三个头贫僧受了,以后无需再提报恩之事。”
“可是……”杨仁再要说话,却被和尚伸手制止。
“这次救你并非巧合,其实贫僧知你有此一劫,在这里已经等候多时了。”
杨仁这才细看和尚,那和尚三十有余,眉清目秀,面色红润。灰色僧袍虽说补丁连篇却非常整洁,大冬天只是赤足穿一双草鞋。
听和尚说特地为自己而来,杨仁一头雾水:“和尚你特地来救我?”
“贫僧且问你今日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和尚反问杨仁。
和尚一提此问,晚间一幕涌上心头。虽然一直处于疯魔状态,可记忆却是真实的。
“是我没用,这一辈子也替义父干姐报不仇了……”
回想种种,杨仁黯然神伤,眼中隐有泪水。
“阿弥陀佛,若是和尚能助你复仇呢?”
“当真!”闻言,杨仁瞪大了眼睛看着和尚。
和尚含笑微微点头:“我不但可助你复仇,还可传你控制心魔的法门,从此不再魔化。只不过和尚我总不能平白无故教你。”
“我……”刚燃起的希望又瞬间熄灭,杨仁身上仅有的十几个大洋都留给了罗老汉。现在除了身上的一身烂衣裳,能拿出来的只有这条命了。而自己这条命还是和尚给的。
“嘿!这个娃儿真是个莽大汉!”一旁的文三看不下去了。
“你个瓜娃子,小师父特地来救你,你还懂不起,拜师馓!”
文三的话提醒了杨仁,没有多想,扑通一下就在和尚面前跪下了:“请师父收我当徒弟吧!教我本事,报了这仇,杨仁愿孝敬师父至养老送终。”
“个瓜娃子,话都不会说。”文三在一边听了,直拍额头。
和尚到不在意,呵呵一笑说:“和尚此番前来,就是因为你我有一场师徒之缘。不过拜师之前还有两件事要做,你先跟我走一趟。”
末了又对文三说:“我与你也算是有缘,有句话送你,望你好自为之。”
“自古赌博皆祸根,妻离子散壑难平。洗心革面出头日,不知悔改作亡魂。”
文三听了只当耳边风,认为和尚是拿话吓他。结果半年后因出千被抓,遭活活打死在赌场。
再说和尚带着杨仁下了船径往城北走。经过一夜折腾,天已蒙蒙发亮。
“师父,慢点,等等我。”杨仁跟在后面一溜小跑。和尚看似闲庭漫步般慢悠悠的走着,可杨仁加快步法就是跟不上。原来和尚用的是缩地成寸之法,一步足能抵杨仁七步,这还是和尚故意放慢了速度。
一柱香时间,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一座庙前停下脚步。寒冬的清晨,杨仁跑的是额头微微冒汗。
“进去吧。”和尚看杨仁一路跑来,除了略微有点汗水,呼吸却没乱。满意的点点头,踏进大门。
杨仁连忙跟上,临进门抬头看了一下,大门牌匾上“文庙”两字是看的清清楚楚。
一路跟着和尚,来到圣人像前。
“拜一下。”
杨仁不明白和尚为何要自己拜孔圣人,但还是老老实实拜了三拜。
“走”,和尚说完转身就走。
和尚带着杨仁又来到张飞庙,一指堂上塑像:“再拜。”
杨仁依言规规矩矩的拜了。
等杨仁拜过之后,和尚边往外走边问。
“你可知道方才所拜两人?”
“知道,是孔老二和张三爷,师父啥子要我拜这两个?”杨仁看着和尚,一脸不解。
“你既要拜我为师,有些事是必须知道的。”
路过一颗银杏树,树下正好有几个石墩,两人坐下,和尚向杨仁讲述起来。
南宋时期有一位真活佛,那就是鼎鼎大名的道济法师,又称活佛济公。济公原本佛主座下降龙罗汉,只因尘缘未了才投胎为人,入世修行。
济公一世行踪不定,四处普济苍生,救人无数,被尊为活佛。因形象邋遢疯癫,不受戒律约束,嗜酒好肉,人称济癫。
活佛在人间行将圆满坐化之际,不忍众生受苦。执善念,留下一脉传承,救世济民,惩恶扬善。
济颠行事疯疯癫癫,对弟子的要求也与众不同。
无向佛之心者,不收;与佛无缘者,不收;未经大苦大悲大难者,不收;不食酒肉者,不收。此外所收弟子皆自愿剃度,不拜神佛,只拜圣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