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南洋攻略

春节后不久,王正向元老院述职,通报了安达曼联合酋长王国的现状。经济领域包括稻米甘蔗种植、纺织业、钢铁业、化工业、造船业,以及融合了化工和钢铁业的洗化、炸药、枪炮等军事行业。王国的产品包括棉布、肥皂精油香水、煤油灯与煤油、白糖、农业铁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等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贸易商品,还有个输出物品是王国的货币。这种合金压铸的货币成为印度洋沿岸通行的货币,其金本位制提供了稳定的币值。苏门答腊出产数量庞大的黄金,应对可能出现的兑付危机,到目前没有出现,反而是王国货币供不应求。

王国输入的商品包括棉花、甘蔗、铁矿石、煤炭、石油、硝石、奴隶。奴隶则大部分来源于军队的掠夺。

在私有化之后,女祭司集团、酋长、军队将领、工匠、商人等等逐渐成为有钱人,拥有大量土地、奴隶和金钱。但王国最大的财富拥有者还是王室,王室提供了大多数慈善活动。王国没有退休制度,因此没有养老金,除非老人彻底失去劳作,如果其没有储蓄,将受到王室赡养。在教育、医疗上,王国提供了免费制度。

王国后来制定了除了奴隶之外的公民制度,公民不可沦为奴隶。因此当一个王国公民沦落为失去土地和船只,王国提供了住宅和工作。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需要去军队证明自己还有搏杀的能力,如果连这个能力都消失,他们会被放在最前线拼杀,以血洗刷自己的耻辱。

在这个王国,懒惰是一种彻底的羞耻,需要用生命来偿还。

残疾者则由王室提供救助,因战残疾的军人由国家税负和王室宫廷抚养。

人人必须纳税,包括王室。

因为王正想要建立军功之外的职业军人体系,他们将在服役期间享有薪酬。军功则与此平行。

长达三天的元老院会议,既包括王正的汇报,也有祭司、军人、工商业、酋长等各方面工作的汇报,以及对未来作出规划。

王正提出了向南海进发,占领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的计划。

在目前的格局下,国王的提议尽管是一种客气的词语,实际上是被无条件通过的。

南洋舰队的舰船像下饺子一样,达到了24只三桅快帆船硬木战舰和另外24只柚木补给船的规模。

王正没有亲自参加战役,南洋舰队自行扫荡几个大岛沿岸港口,女祭司跟随普及教义。成长起来的舰队司令和船长们配备了不同人种的通译和战争辅助人员,潮人族作为水手,矮人族作为海军陆战队,一路横扫。

王正留在普吉岛参与帆船的改良和军事工业的技术突破。

他改装了两种帆船,一是把U型船舱改为剖面V型的船舱型,龙骨向尾部下倾,尾部吃水较大,整个船的重心后移,船的灵活性大为提高。风帆的压力中心也与重中心后移后匹配,更容易抢风。首尾突出的桁柱拉长,上桅增加斜桁帆,前桅和前斜杠之间安装支索帆,整艘船的长度增加到6:1的比例。这种纵帆船是美国人发明的。

另一个是把排水板移到两侧的两桅帆船,也装支索帆和上桅横帆。这种船将用于内河。

这两种算一类纵帆船,优点不仅仅是易于操控抢风速度快,还因大幅度降低了操帆水手。

在上一艘旗舰上曾尝试了一下,但没有改动船的U字形和龙骨,操控性是不及新型船只。

王正将其命名为安达曼岛级纵帆船。

从最早的三角帆独木舟没有命名,之后的三桅快帆船被命名为普吉岛级;在之后的硬木三桅快帆船命名为马六甲海峡级纵帆船;柚木补给船和商船命名为丹老级纵帆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