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这个同学弄出去,语苏老师又碰得撞开门走到一个女生跟前,把上面的语文课本一拿,下面原来还有一本《红楼梦》,这位女生脸一下子红了,她可是知道这位苏老师的厉害的。正想哀求几句求放过,却没想到苏老师拿起一看书名,来了句“下课的时候把这段给我背下来,不然就别来上课了。”好家伙,比刚才那人更惨。离下课也就二十来分钟的时间了,怎么可能背得下来,一页纸就是好几百字呢。那女生还想说点什么,苏老师直接一指门口道,去外面背,省得打扰其他学生。不出去也没办法了,那女生只好苦着脸拿着小说出去了。

吴小伟还真是对这位苏老师的惩罚方式感觉新奇,相信那位女同学即使背不下来,也会下功夫背的,说不定以后还能用得上。他再次感激得看了一下周志磊,周志磊根本就没注意到,正在那里拿着一本《天龙八部》看着呢。这家伙真不是一般的怪胎,都这样了,还敢看,再被抓住了,让他背个一而两页,那不更惨。他不由得又往外面看了一眼,隔着玻璃能看到那两个难兄难姐的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呢。哪里还能再背什么书。

直到中午下课,吴小伟才算真正的缓过神来,一共五节课,课程紧凑,但效果真不是一般的差。来的老师一个比一个难以让人接受。在课堂上是难以学到有用的东西了,但对于一些固定的知识点,老师的讲解还真是比较实用的,吴小伟现在缺的不是方法,就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相较于其他同学来说,他现在不仅仅是一名插班生,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这种电击休克鱼的效果会越发的明显。

几堂课下来,吴小伟就有了自己的打算了。他决定不能根据这个学校的默认教学线路走,有机会还是要自己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在那个乡镇教育人才缺失的年代,没有教育激励机制,也没有后来五花八门的补习班,有的只是工资和学费。教师还是靠自身的素质来教学,没有谁去约束。

就这样,近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吴小伟在努力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在自己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一边跟着老师走,一边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自我感觉还是不错,但没有经历考试的检验,他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效,毕竟还是以考试分数为准。方法对不对就是用考试的分数是否提高为准。

这段时间他和班上其他几个活泼的同学也熟略了起来,但聊天的内容多是泛泛,并没有什么深入的话题,吴小伟也对自己的情况,特别是家庭变故一字未提,其他人也不知道那个整天淡淡然的人,那种超出这个年龄段的成熟感是怎么来的,都觉得可能是在县城里长大的,见得事面多,就比他们多些阅历。十四五岁的年龄本来应该是燥动不安的,不服于管教的,但所有的老师对吴小伟的印象都比较深刻,看似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他们的计划走,但提问到他的时候都能正确做答,思路也别出心裁。这和基本功有关,也和人的思维逻辑方向有关,在他们的慢长的教学经验里也很少碰到。让他们对吴小伟也有了一种期盼。

明天就是父亲的祭日了,农村里的习俗,要过“一至四七”和“百日”,吴树义没有其他的亲人会记得他的,他就这么消失了,兄弟姐妹们没有记得,自己的母亲没有记得,可能他们不是不记得,只是不愿意记起这个没有用的人吧。除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能到他的坟上哭一下,想一下,没有人记得他还在这世界上走过一圈。短短几十年,除了留下遗憾和不舍外,带不走的也只能是思念了。记得有那么几句话,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从生下来开始,就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人世之事,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还要经历各种挫折和无奈,人间酸甜苦辣,都要经历过,悲欢离合总是伴随着世间的角角落落,走的时候眼睛里都会残留着泪,也许是一种不甘和留恋吧,能有几个人是安详的无痴而终呢,都是经历病痛,苦苦挣扎,临终的那种求生的欲望让活着的人感觉到如此的绝望。看不破生死时,它却到了你的身旁,时刻提醒着你它的存在,灿烂阳光驱散不了,暴雨狂风也挽留不住,每个人都会走上这一步。古代帝王如此的追求长生,不过是心里那一丝的不舍吧。长生求不得,就退而求得无痴而终吧,如果能那样走,也算是上天给的恩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