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喇嘛一声不响,退下去了。那老者“嘿”的一声,从徒弟手里接过一把带着锯齿的尖刀,直奔过来。秋雁子道:“小心这把尖刀!”程在天点点头,便迎了上去。白眉老者年事已高,出招却颇快,一出手便往他的脖子砍去。
以程在天此时所站的方位,已是无力挡架,秋雁子也捏了一把汗,叫道:“快闪!”程在天忙把头向后一仰,全身瞬时往后滑出了三四丈,正是秋雁子轻功中脚不离地、滑行数丈的绝技“人走雁步”。那群人一个个都叹为观止,其中几个更叫出了声。
白眉老者运使轻功,很快又到了他面前,把尖刀向他双脚划去。秋雁子忙道:“回风扫尘。”程在天便纵身一跃,跃到了左首,等老者赶上,他早已回剑反刺,占了先机。那老者忌惮他的剑,不敢正面招架,只顾乘隙往他足、肩撩去,躲了三剑,方才砍出一刀。秋雁子又道:“疏而不失,西起东落”。程在天当即会意,手脚转慢,有意露出破绽,等那老者攻来。白眉老者果然中计,气势汹汹地往他右胁间一割。谁曾料到,他在一瞬之间,竟把右手的剑交到了左手,左手挺剑挡上,叮铛一声响,把老者的刀斩断了大半截。秋雁子却叫道:“快闪!”程在天不明就里,但见那老者破罐子破摔,握着一截残刀,更灵便地往他心口直刺。他急忙向左侧跃开,躲过了这一杀招。这时那老者手中的破刀不过两尺,如何能再顽抗,暗猜自己认负,他也不会不依不饶,索性把刀一扔,说道:“少侠的剑法果真妙极了!老夫自承不如。”程在天果真立着不动,道:“不敢不敢,承让了。”
那群人原有四大帮派,见老者输了,反倒一致对外起来,对着秋雁子和程在天叫骂不止。很快其他三派的掌门齐刷刷地挺身而出,一个是汉人模样,使长矛;一个是吐蕃僧人,使降魔杖;一个裹着头巾,像是西域来的胡人,使一把弯刀。那使长矛的汉人叫道:“既然一个掌门并非少侠对手,想必要出三个掌门,方能与少侠一战。”
程在天听了,连连摇手,道:“不可不可,你们三个齐上,我如何应付得过来?”那吐蕃僧人操着不纯熟的汉语,说道:“你们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硬要来管我们四大帮派的闲事,岂能随意便放你们走?若有人要教训你们,小僧便是那第一个。”那群人中有几个走到秋雁子身边,其中一个道:“这道姑指手画脚的,依我看是会说不会打。先把她拿住,封住哑穴,便没人指点这傻小子出招了。”
便听秋雁子一声冷笑,双手齐出,似连环弩一般迅捷地向那几个人点去。一眨眼,那几个人全都吃惊地对视着,嘴巴想动,却一个字也无法出口,原来一个个都被点住了哑穴。他们还以为这是什么妖法,竟能凌空在远处点人穴道,只好灰头土脸地退到了人群中。场中人见了,还有谁敢再近前?
那使弯刀的人对秋雁子道:“真主在上,师父方才已露了神迹,可见是神仙无疑了。我们四大帮派怎敢再和神仙作对?如今我们三人只是和这少侠比试切磋,惟求神仙留些情面,不要相助他。”秋雁子笑道:“世上何来神仙?我不出手,无妨;但你们三个来斗他,我却不得不教他应变的招数。”那使弯刀的人又道:“既是神仙,便教了他一字一句,我等也斗他不过了。”话毕,双眼闪烁,向身边两个掌门示意。
那个使长矛的掌门功夫庸常,见机行事却是个中好手,登时会意,说道:“神仙法力深厚,徒弟也是人中龙凤,我等不敢与战。”秋雁子道:“不敢与战,便是不战而降了。”那吐蕃僧人道:“你们志低气浅,不敢与战,竟妄称他们是神仙。你们不敢出手,小僧独上便是!”那使长矛的羞赧无比,说道:“便跟他斗一斗,那也无妨。”那使弯刀的又道:“真要动手时,只求神仙和高徒留些情面,莫伤了我们性命。”
秋雁子道:“堂堂掌门,怎的一个比一个啰嗦?快动手罢!”那使弯刀的又说了一句“高抬贵手”,秋雁子没用正眼瞧他。
只见那三个掌门一发向前,使降魔杖的僧人居中,走得最快;使长矛的和使弯刀的跟在后面,快慢如同老朽之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