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那日,天朗气清,西北大军在军营外集合,稳稳二十万大军朝北夷边境第一城——西寒城逼近。 龙骑营骑着铁甲战马,稳稳冲锋在前。 二十万大军紧随其后! 当大军兵临城下时,西寒城紧闭的城门突然开了。 有将士大惊,回头问:“将军,他们开城门了!” “龙骑营中会北夷话的前去探探,若发现有异动,立刻返回,我们再行强攻!”苏海青举着她的银枪,神情肃穆。 龙椅营十人将士踏马而出! 马蹄声哒哒不停,十人在城门前停下。 城门口,有一人肃目而立。 他穿着北夷人的袍子,背脊挺直。 有熟悉西寒城的将士认出了他,这人不是旁人,正是西寒城的城主。 只是…… 他们打到了城门口,这城主不在城里躲着,跑出来作甚? 将士们小心地拿稳刀枪对着他。 苏海青耐心地等着。 远目眺望,将士似乎与城主说了两句。而后,她便见那西寒城主朝她所在的方向缓缓跪了下来,神情看不清楚。 跪礼,乃大章之礼。 北夷人素来行抚肩礼,且认为跪地是屈辱之事,会折了他们北夷男儿的铮铮铁骨。 如今,这位北夷城主,朝她跪了下来。 苏海青心里一动,策马奔出。 “将军!您这是……” “龙骑营的人跟上,大军原地待命!” “是!” 苏海青下了战马,将城主扶了起来。 “您,您是……”城主看着面前着银色戎装的小将,眼里满是不可思议。 苏海青右手抬起,紧紧扣了一下左肩,她用北夷的礼节还回还方才西寒城主对她行的跪礼。 “我是大章将军,苏海青!” 城主忽地又跪了下去:“将军,将军!我西寒城七万子民愿意归顺大章,只求日后可吃饱穿暖,不做俘虏,不做奴隶!” 苏海青不语,眼神很复杂。 西寒是距离大章最近的一座城,城中只有七万人,却占据了大片的土地,素来是北夷练兵的地方。 现在城主却说为了子民…… “将军,若将军不答应,今日西寒城哪怕被攻破,西寒子民宁死也绝不做人身下之奴!” “城主误会了。你当真愿意归顺?北夷军队呢?此时不驻扎在此吗?” 西寒城主扬起一抹苦涩的笑:“将军不知,北夷王室早就护不住我们了。北夷子民本来就不如大章数量多。又因为年年难民逃往大章,北夷啊,早就千疮百孔了。也就西寒城境遇稍好,因为临近大章,通商方便。可时至年前,那些士兵军队夺了我西寒百姓辛苦作收的粮食,以进贡为名献给了王。” “今日看见大章兵临城下,我也不敢硬拼,我区区一个城主,哪里又敢拿西寒城百姓的性命去跟大章的将士们拼呢?” 苏海青听到那句‘夺了百姓作收’便怒不可遏。 一个国家的衰败,总是从王室朝廷开始。而这些边境小城就成了王权之下的牺牲品。无人顾忌死活。 北夷是贫瘠,但北夷人数少,若真的善于经营,北夷不至于走到敌军临于城下时无奈归降的地步。 现如今,竟然抢夺百姓粮食?!简直不敢置信! 苏海青一摆手,立刻道:“请城主将西寒官印与文书上缴。” 城主猛地仰起头:“将军的意思是……?” “大章也不愿万民枉受战火之灾,愿意归降的,大章全数接纳!”苏海青高喊一声,“苏海青以安荣将军之名在此立誓,大章对归降者绝不降奴籍,大章对自己的百姓如何,对归降者同一而待!!!” 城主噗通跪倒,老泪纵横:“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城门打开后,二十万将士看清了城内的景象。 说是尸横遍野也不为过。 冬去春来,没能熬过这场苦寒的人,终究还是与这世间永远隔绝。 而留下的人,长久的饥饿使他们干枯瘦弱,似乎风一吹就能倒。 这样的百姓们此刻纷纷立在城门前,看着门外一眼望不尽的军队,心里或多或少含着些期盼。 “大章的将军,我们归顺了就能吃饱穿暖吗?我们会死吗?” “大章的将军,我们不想做奴隶!” “大章的将军,投降之后你们会夺走我们的粮食吗?” 听着百姓这样喊着,苏海青心里像压了一座山那样的沉重。 偌大的西寒城,早就千疮百孔。更可恨的是北夷王室将百姓的劳作果实全数据为己有,养兵千日,最后还是让大章打得一败涂地! 苏海青眼眶微红,将自己面前最近的那位老人扶起来,用流利的北夷话讲道:“你们放心,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大章的百姓,不会因战败归降而入奴籍!我们一定会让你们穿暖吃饱!” “谢谢将军!” “谢谢将军!” 苏海青看见跪倒在自己与二十万西北军面前的百姓,既是心酸又觉悲痛。 她仿佛知道,为何当年章晟登基后第一刻就是要把北夷打下来。 北夷比起富饶的东厥来说,实在是……太苦了。 她心一横,发誓必要将北夷王室从这片土地上除去! “二十万大军听令!!在西寒城中停留五日,帮助每一位百姓安置身家,然后渡江送去安定!届时请苏烈将军安置好这七万百姓!”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大章的将士都是铁骨柔情,最是见不得受苦的百姓。 “五日之后,西北军继续北上,一举攻下北夷王城!!” “是!!!” 那一刻,狂风呼啸,夹杂北方的干冷,众将士锐利深沉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刃,直至北夷王城! 大军将士快速行动起来。 而龙骑营的一名将士骑着马来到苏海青身边。 轻轻跃下马背,他问:“你就这样答应了……古往今来,成王败寇。败者必入奴籍,或终生以俘虏身份□□。西寒城是七万人,也许五日后列凉城就是十五万。你想过北夷有多少百姓吗?” 苏海青看向自己的副手,又望向北方,她笑:“大章既然有本事打下北夷,就该有容下这百万民众的气量与实力。大生,你低估京里的那位了。他既然敢下旨给我,那就一定会同意我的做法。”话末,她转头凝视尧大生,“你信吗,五年之内,这片土地它不仅会改名换姓,甚至会繁华无边。” 苏海青记起了那个不一样的北夷。 那是她在梦中见过的盛世。 富饶的北夷,有车水马龙的官道,有纵横南北的水渠运河,有良田满山,有坚韧的城垒抵御凛风冻雪,有暖壶地龙安置家中…… 城中店铺林立,来来往往的商人小贩行色匆匆…… 那样的盛世场景,后人将其称之为——丰晟之治。 而如今,提早了几年,这场盛世江山图,竟会由她亲自来提笔描出。不仅仅是大章,东厥北夷, 也终将归为其中,变成这幅图上最瑰丽的风景。 “你……”尧大生不置可否,可对上苏海青笃定的目光,突然什么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苏海青抬高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听我的,去做吧。放心,你的担心不会出现!我会带着龙骑营凯旋归京的!到时候你们可都要跟着我平步青云啦!” 尧大生不由地叫她逗笑:“什么平步青云,入伍多少年了,不该是先苦后甜吗?” “哈哈哈哈,你说的也是!” …… “你说什么?大军回来了?还带了七万北夷百姓?”苏烈本在帐里看他的兵法,谁料突然接到了这样的消息,手里的书都险些掉了。 “是,安荣将军说了,要您将这七万百姓安顿在安定城。” 苏烈猛地一拍桌子:“哪里能说安顿就安顿的?那是七万!不是七个!” “可是……” 苏烈急躁地起身,“你带我去看看!” “快点啊!” “是!” 大军护送着百姓渡江来到大章,将人放在军营门口,便回了西寒。 苏烈看着那官道上站得绵长的‘长河’,心里一顿,立刻道:“营中所有将士停下训练,先安顿民众!” 龙骑营的人顺势提及:“将军,安荣将军说,也许不止七万……这后来的人,也请您安置好。” 还有更多? 苏烈怒瞪回去:“你先说这七万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龙骑营的人对答如流:“我西北军不战而屈人之兵……” “别说废话!”苏烈喝道。 “是!我西北军兵临城下,还未打起来,西寒城主携民众就已归降。” “北夷军呢?北夷军不在西寒城?” “据百姓们说,北夷军刮分了百姓的粮食,就回了王城……” 苏烈不可置信,怒喝:“这些畜生!!!” 就在这时,远方有快马奔驰而来。 那人飞身下马,高喝一声:“报——” “说!” “安定县令传讯,朝中钦差大人已携千万物什抵达安定城,钦差大人手持圣旨,要将军速速将北 夷归降百姓带往安定城中安置!” 苏烈一惊,“哪位钦差?” 难道朝中的那位真的连北夷百姓会归降大章都能想到?甚至在西北军出征之前就派了钦差过来安置百姓? 京中到这里,少说也要半月有余啊!而青儿带兵出征,也不过才第一日! “末将不清楚,只说是一位纪姓大人!”小将严肃道。 纪承? 苏烈皱眉,纪承身为左相会来西北吗? 总之……先按圣旨行事! “将士们听令!”苏烈领军大喊,响声仿佛能穿透军营各处:“护送七万百姓回安定城!” “是!!” 下完军令,苏烈又让那传信的小将带着捷报回安定,上交京城! 小将快马加鞭携信赶回安定城。 驻扎营地的西北军也带着七万百姓去了安定城。 至此。 西寒城归顺,百姓亦有安身之处!今日的西寒,也成了西北军挥军北上的第一个驻扎地! 大章吞并北夷的第一步,终于稳稳踏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