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城墙雄厚方正,巍然耸立,给人以坚固持重和凛然难犯之感。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厚重古朴的城墙上,仿佛给这悠悠的历史赋予了新的生机。
秋风习习,眼见雒阳城墙越来越矮,逐渐消失在地平线。
三辆马车还有九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子正在缓缓向东而行。九个士子分别是刘谟、戏志才、崔琰、赵商、国渊、刘琰、孙乾还有刘备、公孙瓒。
刘备、公孙瓒二人在雒阳学习已有六年,现在总算是“毕业”了,卢植已经准许二人回乡。
刘谟问二人道:“二位兄长,此番回乡作何打算啊?”
“回乡为小吏,刘君已经举荐我为上计吏。”
刘谟道:“上计吏还算小吏?伯珪兄说笑了!玄德兄呢?”
刘备道:“家中老母病重,我此番回去侍奉老母亲。”
“恩,孝子所为!”刘谟赞道。
公孙瓒是辽西令支人,出身贵族,但是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后来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他也是受岳父书荐才与刘备共同师事于卢植。这次他回去已经被郡守刘君举荐为上计吏,负责将郡内各县户口、垦田、钱谷、赋税出入数字,编成计簿,上报与朝廷尚书台,倒也是个实差。
而刘备此次回去则是为了照看病重的母亲。刘备虽然从血缘上看属于皇室宗族,但汉朝立国四百年,刘家开枝散叶到今天可以说是子孙无数。刘备家自从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之后家中便再无官身,已然落破。
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刘备却从小就胸怀大志,立志重振刘家。刘备的叔父刘元起非常看好刘备,赞道: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后出钱资助刘备外出游学。刘备在游学期间结识了在涿郡任小吏的公孙瓒,二人性情相投,因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之后与他一同拜在卢植门下。
五天之后,刘谟等人行至陈留郡黄河渡口。在此地刘备、公孙瓒二人也就与郑玄等人分道扬镳了。二人往北而行,郑玄等人则继续往东而行。
二人下马步至郑玄马车前,向郑玄行礼告辞道:“郑师叔,我二人就此北去回乡,师叔一路保重!”
郑玄笑着将二人送到渡口,道:“你二人一路注意安全,回乡之后切不要忘了卢师兄的教诲,好好做事!”
“谨记师叔嘱托!”
郑玄道:“行了,你们赶紧渡河吧,不要耽搁了行程!”
刘备二人走后,郑玄一行人边走边停,一路观摩山川地理、记述民情风俗,两个月后方到北海。
经神郑玄回乡,瞬间引爆了青州士子。
不到十天,高密街头便可见儒生云集,皆在打听郑玄府在何处。
郑玄老宅被围的水泄不通,门前挤满了人,嘈杂不断。郑玄无奈,于是定下一套严苛的录取标准,择优录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