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危推开了平安的手,还是稍稍的走在了平安后面半步,平安也不再拉郑危,信步走在前面,带着郑危和徐恭,以及三个锦衣卫,此时他们一行六个,已经走过了第一层筑台宽阔的大道,来到第二层筑台的阶梯之下。
平安已经信步走上阶梯,郑危在阶梯前停了下来,对徐恭说道:“徐大人,你先带几位兄弟在这下面转转吧,切记,不要惊扰了神教的..人...”
“遵命...”
徐恭带着三个锦衣卫走远了,平安才问道:“郑大人不带几个兄弟上去看看吗?”
郑危看了看平安,又张望的看了一下眼前的二层筑台,阶梯十分的长,筑台身上又分出许多的错层挑台,像一个个瞭望哨塔。二层筑台上有许多的形状不一的小窗,在白日里也仿似映射出隐隐白光,而那位于顶端的三层筑台,虽然天朗气清,站在一层看去,竟像是仙山雾绕一般,朦胧不明。
“哦,在下虽然任职指挥使一职不久,但也听闻这神教的二层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去的,就算是在每年的祭天大典,也只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上去,但也只是走到二层的中间位置而已,二层顶及以上则非王公大臣不能至,虽然我进神教名为搜查,但基本礼仪还是需讲究的...”
平安面无表情,说了一句:“也好,那郑大人就随我来吧...”
郑危迈上第一阶台阶,看着在自己身前十几步远的平安,那副外星人硬装地球人的伪善面孔,郑危心中生出一股不安。
两百多阶的台阶,郑危走到二层的筑台的顶上,看向下面的一层筑台,底下是白茫茫的一片,居然什么也看不到,好像这二层筑台是长在云端似得,但郑危是亲自走上这二层筑台的,在他感知里,这二层筑台到一层筑台的垂直高度最多不会超过三十米,怎么会像是身处云端,竟然看不清下方的境况。
平安见往下寻望的郑危面露惊疑之色,走过来说道:“郑大人不必多虑,这是我教的天法,这二层筑台又名天外府,是专门给皇帝陛下修身养性所用,所以需用天法将此处与尘世隔离开,才能保证这天外府的清净。虽然新陛下政务繁忙,从未来过此处修身养性,只在登基祭天时来过...”,平安的话语略有几分失宠的低落感,但依旧是那副令郑危不悦的模样。
郑危虽然不知道平安所说的天法是何物,但郑危一下子联想到了在北平督造军器时那些工匠所说的天力,郑危这才明白,以天的名义行事,看来是明教特有的风格,这或许也是民间百姓笃信明教的一大原因之一,毕竟古人迷信的基因传承了几千年,明教这些外星人,来地球不知多久了,才如此深谙人心,执天道以掌万民,这可比统治集团的皇权受众更广。甚至可以说,某种意义上,谁是天子,离不开明教的宣传和支持,而郑危知道,这明教都是外星人,虽然说人话,做人事,但毕竟不是人,它们也许也自知,身在幕后,更加对自己这个外来物种有利。所以,它们扶持统治集团,它们既要依靠人类统治集团的权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想控制着人类,做高高在上的“神明”。
“平安大人不知要带我去何处?在下可是听说,这第三层只有具有皇族血脉的人可以上去。”,郑危站在二层的筑台之上看向第三层筑台,竟然没有发现望上行走的阶梯,第三层筑台完全是笔直的垂立在二层筑台的中央的,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混凝土柱子,高约三十米,和二层筑台差不多,但上面没有开设一个洞口,柱身有深浅不一,方向各异的槽。
“郑大人看来对我明教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不知除了关于这方明塔之外,还知道些关于我们的什么?比如,来历之类的...”,平安口中的方明塔便是这明教总部的名字,它矗立在南京城的皇宫东边,日出的第一缕光便会先照到这方明塔的顶部,然后才会洒入皇城。坊间百姓都传闻,这方明塔的顶部有一颗巨大的珠子,它每天都会将照进世间的第一缕光吸存其中,而后福泽万民...
平安说话时干涩的眼里露着奇诡的光,这是郑危第一次见到平安的眼睛里有其他颜色,郑危也不惧,也不奇怪,毕竟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外星人。郑危与平安站在二层筑台的边缘,近三十米的高台没有一丝护栏,郑危站在边上一点也不担心十足掉下去,因为站在这边缘往下看去不远处便是白茫茫的雾气,使得站在边上的人感觉不到坠落的危险。而听到平安问自己知不知道明教的来历,郑危却下了一跳,因为就在昨天,郑危刚刚从吴忠口中证实了明教的来历,今日在这方明塔的二层,平安便如此问,确实太过巧合。
郑危问道:“平安大人可是要对在下叙说明教的光荣史了?虽然在下已听许多人说过了,亦翻看过宫中典籍,但若是。听平安大人亲口叙说,郑某愿洗耳恭听。”
郑危与平安都在互相试探着,而平安的异常表现让郑危觉得及其不安,郑危努力从脸上挤出微笑,平安除了开门时的笑脸相迎,进到方明塔中后,却一直是那副审视的模样。
平安未语,郑危接着说道:“这天外府果然是修身养性的极佳之处,在下一定禀明陛下,劝陛下闲暇之时多来此处调养,我看徐大人应该带着三个兄弟逛得差不多了,我也不便久留...”
“郑大人刚上来,就着急走吗?光明王久闻郑大人的威名,早就想一见了,所以命我前来邀郑大人。光明王就在这前面的孛界之中,郑大人赏个脸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