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的结果让人满意又庆幸。

除了大刷子脸上因为有针眼儿的破皮,稍受了点深空辐射外,其余人等皆包装完好,生命体征极为活跃。

但莉丽安并不想给大家喘息的时间。

她推开在和她的工作式拥抱中有了些吃豆腐嫌疑的昊景,把队员们集中起来,开始按排下一节的训练任务。

下面,他们将要训练对敌舰的快速集火和转火。五十人的狞獾小队将被分为三个中队。

这三队中的第一统率由昊景担当,其余两位副统率由莉丽安和托尔分别负责。

根据有多大能力承担多大责任的原则,可以同时插入六支导弹超载植入体,还能使用黄金衔尾蛇抗药加速器来化解超载后冗余能量,而且能同时服用标准型疯癫增效剂的昊景,成为50余人作战舰队的聚能与精神链接核心。

他要把50余艘狞獾级炮火加载的能量全部集中起来并进行超载,以雷神轻型导弹本身三倍的伤害输出对敌人进行秒杀!

如果50艘狞獾对杀手军团的马克瑞级同时集火的话,火力必然溢出,就划分为三个集火点。这三个点分别由昊景、莉丽安、托尔负责火力输出。

如此以来,萌焰新手团每击杀一艘马克瑞级需要0.66秒,那么杀掉敌方30艘战舰,共需19.9秒时间。

这就相当于,双方从集火到战斗结束,共需要19.9秒的时间。而每艘狞獾级在经过护盾防御值300%加载后,战场生存时间为20秒。

所以是生是死,抑或是和敌人同归于尽,由这短短的0.1秒来决定。如果操做上稍有差迟,超过这0.1秒,就要和敌人玉石俱焚。

这就需要昊景和莉丽安及托尔三人每一次对敌舰的追击和环绕都要精确无误,把敌人调置于己方的量佳射程与相对角速度。

只用这样,才能保证每发导弹都能打出接近满伤的效果。

对后两者来说,资历和经验可以把这种超级精准的舰船操作看作是一次挑战。而对昊景这种新手来说,可是比登天还难。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勤学苦练而突飞猛进,别无他途。

这里要顺便提一下,在昊景进入狞獾级的太空舱进行战斗训练前,阿瓦囡已早早地进入了舰船的智能系统,来充当他的战友兼导航员。

在太空舱中,浑身接满了触角般的生化管线的昊景,突然发现了智能系统中的她时,急道:

“囡囡,快给你离开智能系统!舰船超载中,能量冗余会把你烧化的!”

“别怕,我现在有克隆体了!再说,我相信自己的芯片能熬过这二十秒的!”阿瓦囡回答。

舰队训练即将开始,昊景已没有时间和她理论,只能由她。好在,在战前演习中,整体舰船超载时间是渐次增长,开始的超载训练只有几秒钟,对囡囡来说,应该不会有大的危险。

托尔的“雇佣兵”也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不知从哪儿偷来了一个巨大的,有着6000MM口径的星门炮,并把它安装在了小行星带附近的一块巨石上。

四个汉子穿着厚重的机甲,以防止被炮弹击发中的后挫力伤到。他们随时准备着拉动炮栓,把十公里远的小行星群击碎,让他们脱离轨道四散纷飞。

这些飞散在星空中的乱石,其中约1400米直径的,恰好和马克瑞级大小相当,便可以供队员们当作靶标使用。

随着一阵震天动地的巨响声,星门炮以每秒10发的射速对星群发起了猛烈的轰击。超大型钼质轨道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在星群中肆虐、狂舞。

做为联队和中队长的昊景、莉丽亚、托尔三人,分别带领自己的十多人小队进行整体跃迁。

五十条推进器的尾焰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把一片星空装点得瑰丽多姿。

身在太空舱中的昊景通过舰身的感应器看到这场景,心情十分激动。

并且,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双臂正化为狞獾级的双翅,在星空中缓缓地舒展开来,自己的神经系统和埋藏在舰体内的能源管道、纳米网络融为一体。

而位于舰船中后端的无中子核反应堆动力装置,和自己的心跳同频,向舰体的各个部分输送着能量。

舰船的锁定系统正如他的眼睛一般,望着前方纷飞的星石。他凝神聚力,快速锁定选中的目标,同时超载停滞缠绕光束对其进行减速。

然后,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把五十余条船的发射器冲击力一人承载后,瞬即分成三波,把另外两波传导在莉丽安和托尔的战舰上!

由于能量的迅疾汇聚所产生的高温高压,使得昊景的战般通体血红,如一只浴火的凤凰一般,在阵痛的折磨中御空嘶鸣!

太空舱中的温度,在半个毫秒的一瞬骤然升腾到千度!让昊景感受到了极端的浴火的痛苦,他要用毫秒级的速度把这股巨大的能量释放出去,才能避免被高温焚烧的惨剧。

昊景大吼了一声,猛力震动着神经系统,把他和另两位中队长舰上的21支雷神导弹猛地发射出去,在一阵巨大的轰响声中,导弹分三波各自冲向自己的目标,把三颗千米直径的星石击得粉碎!

漫天的烟花映亮了一片星空,乱石纷飞、火花飞窜中,莉丽安和托尔也在一声大叫后,终于松了口气。

如果昊景和他的星舰不能承载起如此巨大的动爆能量,那么,也会殃及池鱼,把他们和舰船一起炸成齑粉!

而其它49名鸭子队员,刚刚经历了一次身心的战栗和兴奋,大量的能量在队员们身上火炬般传递,像百川归海一样汇集到昊景的舰体,最后,在猛烈的爆发中,凝结在弹体上,实现了一次完美、流畅的爆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