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宓想跟文特夸几句,无意中看到欲言又止的店主,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很不道德的窥探人家的商业机密。
文宓讪笑着接过文特手中的铜壶,观赏着踱步走出后堂。
这把壶做工很精致,壶口有精美的花饰,壶腹上是方格纹理,做工极其精细。
可惜啊,不能看这道工艺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文宓看着看着便想起火锅来,这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逝,他不知道晋国工匠能不能做出来。
犹豫片刻,他让店家给他也做个一模一样的铜壶。
至于这把壶,他收下了,反正文虎现在忙着剿匪,没工夫用,等下一个壶打造出来,他可能都回不来。
文特对此没意见,他知道自家君侯是很疼爱这侄子的。这次听说京都来人到不其山寻找小郎君,早早便收拾出来一个别院给小郎君留着。可惜啊,君侯有军务,小郎君也不能久留,叔侄分别多年,不能同住些日子。
在铺子里碰了壁,丝毫不影响文宓的游兴,反而激起他对经过手工艺品的兴致。
冶铸巷在坊市一隅,由于作坊都在铺子里,噪音并不大,只是如此一来,文宓便没机会参观制作过程了。
他很好奇腰间环首刀的制作过程,可这里的刀剑铺子里只有成品,文宓简单看一看刀剑样式便走了出来。
冶铸巷旁边是退酤巷,巷子里有几家酒肆,晋国酿酒业有官方严格管理,酒肆相对也集中。文宓不喜欢晋国的寡淡清酒,却还是买下两坛好酒,等张环再来蹭饭时请他喝。
出了退酤巷是雅赏巷,雅赏巷顾名思义是卖文玩字画的所在,是文化人来的地方,街巷内走着的也多是衣冠楚楚的读书人,贩夫走卒轻易不来这里。
文宓立志要成为文化人,特意转进去,从笔墨轩里置办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做做样子。
他原本想买几本书学文化的,可惜晋国没有印刷书籍,只有线装手抄本和竹简手刻书。前者轻薄易破,后者沉重易散。
文宓找到这俩缺点,便一本书没买,主要是买了也看不懂手抄繁体隶篆,还得费劲断句取义。
晋国流行的书法是行书和隶书,还有篆字,画作以水墨山水最多,文宓造诣有限,自觉路过书画店。
他对金石之物以及青铜器皿都没有研究,在店铺门口看一眼便没了进去的兴趣。
雅赏巷在北市西北一隅,文宓从南门进来走到这里算是逛了一大半,一路看着买卖店铺,很有种进了后世商业街的感觉,难道临淄城商业如此发达了,可为何没有多少逛街的?
走到巷口左近,文宓便听到北面喧闹声传来,随着文特走出雅赏巷,沿着坊墙往北一转,绕过了绸缎巷便看到了集市。
这是一片偌大的空地,没有一家店铺,里面或是推车担担的小贩,或是支起桌案席棚的摊贩,依旧按照所售物品的不同,分条丛排列着。
这就对了嘛,这才是中国集市。无论哪朝哪代,金字塔底层的百姓是最多的,他们的收入不足以让他们进入那些装潢精致的买卖铺户。
集市上人很多,当得上摩肩接踵,这里才是可以解决劳动人民日常需求的地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